当前位置:首页 > 长江经济带 > 经济与法

四川达州:多举措保驾护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2022-06-02 12:06     中国发展网

6月1日,笔者从达州市举行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针对未成年人保护的统筹性不够、理念相对滞后、家庭监护职责不明确、校园安全保障不完整、司法保护不饱满、网络权益保障不到位等问题,为改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第二次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法》,于2021年6月1日起实施。一年以来,在达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县(市、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及市级成员单位认真履行职责,该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取得了新进展、迈上新台阶。

据了解,该市现有未成年人114.56万,农村留守儿童84842人,孤儿1339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357人,低保、特困等困境儿童3.9万人。市、县两级建有儿童福利机构8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8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4个、乡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52个、儿童之家、童伴之家等儿童关爱阵地922个,明确儿童督导员200名,儿童主任2283名。

提高站位抓谋划  全面形成高位推动格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一是成立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2021年5月27日,该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由严卫东市长任组长、32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及议事协调机制,负责统筹协调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协调推进制定实施未成年人保护规划、政策、措施、标准,督促检查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落实情况,督办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重大案件处置工作,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格局。二是加强制度顶层设计。领导小组成立后,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安排部署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调研、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督促建立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等工作。今年3月28日,召开了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推进会,印发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工作规则》《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分工》《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从制度机制层面对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运行规则,成员单位职责任务,未成年人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形成了谋长远、管当前的有力抓手,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全面有效开展提供了制度支撑和基本遵循,以科学有效的措施、扎实有力的行动,积极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为全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紧盯重点抓落实 构筑未成年人保护防火墙

为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确保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一是制定七大行动计划方案。为全力推动该市未成年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大保护”,分别由市教育局、市妇联、市委网信办、市民政局、市委政法委、市委编办牵头制定了强国有我成长、家庭监护提能、清网整治护航、爱心圆梦温暖、机构优化转型、法治护苗关爱、护苗力量提升“七大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着眼长远解决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突出问题、推动科学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点内容,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权益。二是全覆盖精准摸排。整合教育、公安等部门信息,200名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和2283名村(社区)儿童主任进行入户走访,对全市所有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进行摸排走访,建立需求信息台账,录入“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监管。三是困难救助及时。依托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市县两级开通未成年人24小时保护热线,为全市未成年人提供投诉、举报、求助等服务,确保困境未成年人“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去年,共受理回复热线96件。

多措并举托底  全面做好特殊儿童兜底保障

一是提高生活保障标准。从今年1月起,将集中供养和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标准分别由原来的1400元、900元提高到1600元、1200元。将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及时纳入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范围。二是加强医疗康复保障。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4类儿童的医保参保费用个人缴费部分实行全额资助。全市确定10家定点医疗机构,针对孤儿开展医疗体检、手术治疗“明天计划”医疗救助行动,全市104例受益,资助金额达28.78万元。投入1243.56万元对766名残疾儿童开展康复手术、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营养服务等救助。三是加大教育救助力度。开展慈善助学和“福彩圆梦·孤儿助学”活动,累计资助贫困学生1.1万余人次,发放助学金3349万余元。

压实监护责任  牢牢守住儿童生命安全底线

一是推动家庭监护责任落实。牵头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专项行动,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签订《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为4884名父、母无力监护的儿童落实监护责任人。为全市近1900名无户籍的儿童完成了户口登记,125名失学辍学儿童返校复学,433名失职父母受到批评教育。二是依法开展临时监护。市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开展救助巡查行动,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下落不明的儿童及时报案,进行寻亲比对,帮助近300名流浪未成年人重回家庭和课堂,开展定期回访,严厉打击利用未成年人流浪乞讨行为。针对监护缺失、监护困难的儿童,依法依规落实监护责任。三是优化长期监护。对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儿童,采取亲属抚养、机构养育、家庭寄养和依法收养等多种方式妥善安置。全市儿童福利机构现养育孤残儿童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52名。

多形式多渠道  深入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专业社会组织开展“政策宣讲进基层”“一校一法官”“法院开放日”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等活动,开展法律法规宣传227场次,儿童安全保护教育40场次。市妇联在全市60余所中小学开展预防性侵安全知识讲座65场,举办教师能力提升培训4场,开展心理健康讲座10余场,通过“家长学校”等载体开展家庭教育讲座50余场,推动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动起来”“热起来”“连起来”,打通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最后一公里,实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全天候”“零距离”“心贴心”。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是各级各有关部门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在该市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胸怀“国之大者”,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抓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制机制,筑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狠抓各项工作有效落地,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抓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落实力度。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行动,也是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和儿童福利工作的重要依据。我们将大力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手段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关爱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营造良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治环境和舆论氛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儿童利益优先,构建更加专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保障体系,提高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化水平,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紧盯重点难点抓落实。紧盯机制体制障碍、政策零碎、联动不足、社会诱惑多、侵害犯罪多、隐患多、学业焦虑、健康焦虑等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调查和研究,以“七大行动计划”为重要抓手,补齐短板弱项,加强全局谋划、统筹布局、整体推进,积极推动各方力量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构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确保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落地落实。

 加强基层未成年人阵地建设。依托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等资源设立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到2025年底,乡镇(街道)建站率达100%;并指定专门人员承担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专干全覆盖。选优配强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等儿童专干专员,推动村(居)民委员会设立专人专岗,推行妇联专干、儿童主任“一肩挑”。加大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培训力度,参训率达到100%”,确保工作落地见效。

持续开展示范创建工作。把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创建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抓手,以大竹县为标杆,以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为目标,推进全市各县(市、区)创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示范县,打造具有本地特色和全国推广价值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模式,形成立体化、全方位保护体系。 

完善绩效目标考核制度。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目标绩效考核,制定《达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考核细则》。强化激励机制,对认真履责、工作落实到位、成效明显的,予以表扬;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实、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责问责,充分调动各方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人人关爱、处处有爱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局面。(胡友玲)

 

【责编:沈中琴】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