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时下,正值巧家凤凰花开时。金沙江畔,一簇簇凤凰花正在热火朝天绽放,红如鲜血的花朵点缀枝头,深入人的灵魂,红得那么热烈、那么绚烂,整座县城沉浸在红色的花海中。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巧家作为云南省解放战争时期革命老区县,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党史教育基地成为红色教育“打卡点”,“红色记忆”已然点亮,党史学习教育的“红色精神”在堂琅大地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党史教育基地成为红色教育的“打卡点”
巧家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深厚的红色底蕴,是云南省境内入党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员李国柱的故乡,树桔红军渡口、巧家县第一中学中共巧家地下县委活动遗址、新华小学革命浮雕、分布在全县各处的革命遗址和烈士陵园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巧家县第一中学一直是巧家文化传承、思想启蒙的重要阵地,月潭书院在民国时期就成为了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新信息的前沿阵地。“民族复兴的根基在于教育,在这片拥有‘红色记忆’的土地上,我们将把学习党史和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利用好本校的红色文化资源,讲好这片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故事,让红色基因在师生身上传承并焕发时代风采,让红色校园的革命精神代代赓续,永放光芒。”巧家县第一中学校长沈顺荣说。
踏着四月的芳菲,笔者来到巧家县蒙姑镇文笔社区,一排排设计美观、整齐划一的移民安置房映入眼帘。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利用党史红色资源,巧家县结合移民安置区的红色旅游开发,在文笔社区(十里坪移民安置区)建设了巧家县党史教育基地,占地2000余平方米,其中党史馆占地130平方米,展示内容共分为革命先驱、巧渡金沙江、烽火岁月、巧家解放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五个章节。
4月13日,巧家县党史教育基地的揭牌与投入使用,正是“活学活用”自身红色资源的一个缩影。
党史教育基地的建立,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铭记奋斗历史、坚定理想信念、开启奋进征程的鲜活载体。基地建成后,将作为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外来游客在参观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
结对包保干部成为移民群众的“主心骨”
巧家坚持党史教育与移民搬迁有机结合,在移民搬迁安置中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以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汲取历史的宝贵经验,坚定信念、凝聚力量,把造福于移民群众的事办实办好,在移民搬迁安置及移民劳动力就业工作中,全县包保干部成为了移民群众的“主心骨”。
全县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精心编制“十四五”移民后期扶持项目100余个;着眼提高就业组织化水平,有序转移2万余名移民劳动力就业。同时,将8个安置区723栋移民房细分为533个小网格;39名处级领导挂钩负责到村(社区)、85家县直部门挂钩包保到村(居)民小组,12个非移民乡镇党委书记带队支援移民搬迁安置工作;3180余名党员干部、700余名志愿者奔赴移民工作一线,全过程参与移民搬迁、“一对一”服务移民群众,为移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全县上下深入践行“五千工作法”(即:想尽千方百计,一心为民谋福祉;走进千家万户,一线宣传作动员;道尽千言万语,一片真情解民忧;历尽千辛万苦,一线实干抓落实;不惧千难万阻,一路向前不退缩),服务阵地一线建立、工作队伍一线聚集、群众困难一线解决,全体干部职工包到户、帮到户,1000余名党员干部分别担任片区长、楼栋长、引路员、电梯员等,全程为搬迁群众做好“保姆式”服务,切实把在学习教育中激发出的工作热情和奋斗精神转化成为了做好移民工作的实际行动。
“姑娘,我家的花洒还没有安装、电灯开关也差一个……”“大妈,别担心,我马上就来帮您解决。”说这话时,已是晚上八点多,巧家县水电移民服务中心白鹤滩股职工胡忠艳才刚从安置区回到家,饭都还没来得及吃一口,立即又奔赴安置区给移民解决问题。在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胡忠艳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移民服务,把移民当亲人,最终移民也亲切地叫她“姑娘”。胡忠艳说,每当在自己的协调下、在维修人员的辛苦工作下,每一个问题都得到圆满解决,移民心甘情愿、喜笑颜开地接过房门钥匙的时候,或是“来时一片荒芜,走时万家灯火”的时候,所有的苦和累都值得了。
胡忠艳全心全意为移民服务的故事仅仅是巧家众多移民包保干部的一个缩影。在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移民包保干部为服务好移民而废寝忘食、殚精竭虑,最终实现了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工程蓄水(云南部分)移民安置通过省级终验,5万移民已全部完成搬迁,库底清理全面结束,电站已于4月初开始蓄水。
党史学习教育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走进巧家县大寨镇小寨村洪硕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一片绿油油的枣园呈现在眼前,枣树上开满了嫩黄色的枣花。据合作社负责人杨洪贵介绍,这些地以前都是荒坡,现在种上果树,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果山”。在这片“花果山”里,樱桃树上红得晶莹剔透的樱桃、枇杷树上黄橙橙的枇杷令人眼花缭乱、垂涎欲滴,正在向人们尽情诉说着果实丰收的喜悦……
这是巧家县立足红色资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巧家县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交通建设等民生工作,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据大寨镇宣传委员唐春荣介绍,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大寨镇坚持“规定动作抓规范、自选动作出特色”,紧紧抓住车坪烈士陵园、陆家营盘等红色资源优势,讲授“守卫杨家碉”“解围艾家村”等巧家党史,用活红色资源,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的,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
红山乡设立“夜校”读书班,将每周四晚上7:30至9:00定为党史学习时间,通过积分+领读+测试模式助力党史学习教育;东坪镇组织党代表开展“学党史——发展大家谈”活动,分享学习党史、经济社会发展史,总结发展宝贵经验、不断砥砺前行;巧家县幼儿园开展“童心向党·党的故事我来讲”活动,诵读《王二小的故事》《抗日英雄雨来》《抗日小英雄海娃》等红色故事,在红色经典诵读中,致敬革命先烈,礼赞伟大祖国,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文卫系统举办“学好百年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主题演讲比赛,一个个巧家抗疫故事、脱贫攻坚故事、移民搬迁故事的演绎讲述着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
各乡镇各部门紧扣党史学习教育主题主线,契合实际,依托移民搬迁、革命老区资源、重点工程建设等,精心设计了清明祭英烈、演讲赛新风、问答创风潮、党史进社区等12项实践活动载体,精心安排好、组织好每项活动,确保学习教育与其他重大活动彼此呼应、形成声势。同时,巧家县积极构建全域统筹的指挥体系,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点对点”压紧压实县、乡、村三级党组织的挂钩帮扶责任,构建党政同责的指挥体系,采取“部门、乡(镇)、村(社区)捆绑问责,联动考核、有责共担、失责同究”的方式监督落实,在基层一线凝聚起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伟大事业征途漫漫,以史为鉴扬帆远航。如今的巧家,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5万移民已全部完成搬迁,生猪、蛋鸡、草莓、马铃薯、烤烟、蔬菜、水果等“10个万”“10个千”产业基地正稳步实施,5.6万亩“洋芋帝国”初具雏形;“一城三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统筹推进,鲁巧高速、库区还建等级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稳步实施,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金沙江畔,“一面山、一江水、一座城”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勤劳的巧家人民正在这片红色的沃土上奋力谱写新时代发展篇章。(姜连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