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培养碳减排领域专业人才,2022年7月23日中国节能协会组织的第五期碳减排领域专业技能岗位人才考试圆满结束。
在当前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下,考试依照往期惯例,采取线上考试的方式进行,全程实行实时监控和录像。根据考试安排,《碳排放管理师》《碳资产管理师》《碳交易师》《碳排放监测员》《碳排放咨询师》五门课程在同一时间段进行考试。本期考试共有近3000名考生参加,来自全国各个地区的考生们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在线考试。
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圆满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中国节能协会总结往期组织碳减排领域专业技能岗位人才项目考试的经验,各级领导亲自进行考前指导,教务处统筹周密安排部署。在中国节能协会领导的统筹规划下,在各相关工作人员精心组织下,在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在全体工作人员的辛苦耕耘下,本次碳减排领域专业技能岗位人才线上考试工作至此落下帷幕。
在考试期间,中国节能协会实行联合值班人员,依据考试通知、条例共同处置有关考试突发事件及考生求助问题,切实维护考试安全和正常秩序。经过各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考试过程总体平稳,各考场秩序井然,在“云考+云监+云巡”的管理模式下,做实做细各项考务管理工作,坚持“应考尽考”总原则,确保本期考试工作公平公正、安全有序实施。
据了解,中国节能协会领导高度重视本期考试工作,为确保线上考试工作与线下同质等效,中国节能协会诸位领导要求做到精心安排、严格要求、稳妥可靠、万无一失。在相关工作人员的配合下,中国节能协会成立线上考试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了考务办公室。为规范考试管理流程,明确线上流程要求,细化考试行为规范,教务处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协调会,研究布置疫情防控考试工作,重点就考场设置、网络保障、设备调试、考务安排、监督工作、疫情防控和应急预案等相关工作进行部署,为考务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基础。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检查考务工作和考试筹备情况,梳理并解决线上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全力保障考试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为考试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本期线上考试监考人员全程视频监测考生动态并全程录像。每场考试开始前,考务组工作人员认真核对考生信息,反复申明考生的视频、音频等装置的配置及摆放要求,逐一确定考生设备状态是否符合要求,并为不能提供相应设备或保证网络环境的考生办理缓考相关手续,有效保障考生权益。
在绿色、节能、低碳、健康的产业发展大背景下,2022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建筑及其他行业开始实行节能减排的国家标准并进行碳排放计算。该标准的发布对本期考试数据和结果产生明显影响,直接导致报名本期考试的碳资产管理师和碳交易师呈井喷之势。据往期报名数据显示发现,参与考试的学员多为85后至95后,由于《通用规范》的公布,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了解到了节能减排领域的广阔前景,本期报名的学员中80后至90后的人员比例明显扩大,考生年龄分布扩大化已成显著趋势,目前已成为报考主力军。与此同时,各项数据显示,报名参加考试的学员们不再是跟风走、随大流,而是根据自身和行业情况选择专业性强、技术对口的考试项目报名学习。
中国节能协会组织碳减排领域专业技能岗位人才项目考试旨在让学员了解和掌握碳交易和碳排放行业动态与发展趋势,对于我国各部委关于碳交易、碳排放的最新文件精神有深入且独到的理解,掌握碳排放、碳监测相关理论知识,提升碳交易、碳排放相关从业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碳交易、碳排放市场整体理论水平和知识技能水平,为碳交易、碳排放行业培养大量的、多层次的人才,进一步规范碳交易、碳排放行业人才的评价和管理,为推动我国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奠定人才基础。
此外,碳排放咨询专业技能、碳排放评估专业技能、节能评估专业技能、综合能源服务师、碳汇计量评估师,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等新增专业技能岗位人才项目及考试也将逐步上线,考试难度也会随之增加。在中国节能协会教研部门的指导下,根据考试大纲,每次考试前会推出一期模拟考前冲刺班视频并增加一套新试题,各专业老师会从每套试题中抽选试题进行细致讲解,但考试题最终以试卷为准,请广大学员重点关注。
此次线上考试是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的新需要,是信息化时代的新形式,体现了中国节能协会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展示了各部门凝心聚力、奋力攻关、共同助力的新风貌。教务处将充分总结本次线上考试经验,加强对在线考试的组织管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探索信息化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推动“互联网+”教育的常态化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为贯彻节能减排的基本国策,促进全国碳排放管理工作的平稳有序运行和可持续健康发展。我国碳减排领域专业技能岗位人才培育工作在推动绿色节能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立足新时代发展阶段。在谋求“金山银山”的同时,关注“绿水青山”,为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立足新时代发展阶段,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完善人才梯队建设。(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