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41.7万亩水稻喜获丰收,在此基础上,为了抓好粮食生产,促进群众增收,在桥湾、石桥等适宜地区发展再生稻8.5万亩。
“根据去年的再生稻种植经验,今年我们村扩大了种植规模,争取今年的再生稻亩产达到800斤。”达川区桥湾镇永睦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李映喜激动地说道。
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收割后的稻桩,通过科学田间管理,让其腋芽再次生长、开花、结实,实现二次产量的种植模式,不仅节省了耕作和播种时间,还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水稻产量,实现增产增收。达川区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开展技术指导,通过对再生稻的长势进行调查和分析,就再生稻病虫害防治进行讲解,确保再生稻粮食产量稳定有保障。
达川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红表示,专业技术人员奔赴各乡镇,各乡镇党委政府统筹安排,统一组织资金和设施设备,力保达川区的再生稻再获丰收。
晚秋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的最后一道关口,在达川区双庙镇,当地抢抓晚秋大棚蔬菜播种育苗的关键期,村民们扯藤、腾地、育苗、浇水,有条不紊为晚秋生产做准备。
双庙镇是达川区蔬菜现代农业园的核心区之一,也是达州主城区的重要蔬菜供应基地。得益于蔬菜这一特色产业,当地规划建设蔬菜现代农业园1.2万亩,年产蔬菜10余万吨,并通过“农业发展公司+新型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联农带农发展模式,吸纳村民就近务工。
“土地租出去有1000多元,另外就是我们在这干活,一个月有2000元出头,土地分红也有钱,一年接近3万元。”达川区双庙镇二东社区村民肖国玉说道。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既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达川区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引领,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奋力推动达川区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跨越,有力推进乡村振兴。
据达川区乡村振兴局项目管理股副股长赵峰介绍,为保障“菜篮子”工程,达川区乡村振兴局积极给予项目支持,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引导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抓好联农带农机制,走好共同富裕道路。
达川区既是达州主城核心区,也是全省农业大区。近年来,达川区结合自身实际,强化优势补短板、探索创新谋发展,以擦亮农业大区金字招牌为抓手,扭住体系建设、要素保障、产业发展、人居环境、致富增收等乡村振兴工作的关键,创新模式、夯实基础,有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谱写出乡村振兴精彩答卷。(王园旦 杨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