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才工作中,云南巧家县坚持外引内联、做到以强带弱、实现百花齐放,激活了人才工作的一池春水。
一是敢于“引狼入室”,倒逼县内人才动起来。为了打破县内人才“一潭死水”、“各自为阵”、“自命不凡”等困局,该县结合脱贫攻坚、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先后引进了云南省农科院蚕桑蜜蜂研究所黄平专家团队成立“黄平专家工作站”、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张跃彬专家团队成立“张跃彬院士专家工作站”、西南林业大学林下资源开发专家技术团队成立“徐永艳专家工作站”、引进云南省农科院园艺作物研究所陶磅等6名草莓专家成立了县级草莓专家工作站;同时先后从东莞、昆明等地采取定点帮扶等方式引入名医名师到县内各医院、学校开展诊疗、教学11批次59人。迫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带来的压力,让县内人才看到了差距和不足,主动自我加压,不断加强钻研,提升能力。
二是勇于“与狼共舞”,带动县内人才活起来。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在马树镇投资350万元建成了林下菌、草莓实验室及实验基地,整合各类资金6亿余元建成了生猪、草莓、肉牛、水果、林下菌、甘蔗、蚕桑、花椒各类产业基地98个,为县内专业技术人员与县外高层次人才“共舞”的平台。县人才领导小组将本县的专业技术人员合理划分到相关专家工作站或医疗、教学组,采取“1+N”方式让县外专家学者进行帮带提升,近年来共培养名家、名医、名师“三名”人才27名,培养蚕桑、红糖、林下菌、草莓等专业技术骨干300余人、培训农村实用人才3000余人,县内人才的活力得到激发。
三是长于“遣入狼穴”,促进县内人才强起来。在县外专家县内培养的基础上,该县还积极将县内的医生、教师、农技人员等外外地学习提高,该县还选派了19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到广东省东莞跟岗学习、3名技术人才参加云南省基层人才对口培养、15名医生到省内外医院进修,推荐5人入选昭通市“鲲鹏计划”人选,建成市级“名师”工作室3个、名校长工作室2个、名班主任工作室1个,本土人才正茁壮成长。
四是仗于“群狼效益”,助推经济发展实起来。通过“县外高层次人才支援+县内技术骨干提升+农村实用人才”模式10365人人才信息纳入人才库管理,做到产业发展有技术骨干指导、医疗卫生行业有骨干医生执业、教育系统有骨干教师引领,脱贫攻坚实现了历史性摘帽、疫情防控经受住了历史性考验、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工作开创了历史性奇迹,人才工作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群狼效益”得到初步凸显。(冯维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