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巧家县:党建引领 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2021-08-05 17:34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讯 产业发展,一头连着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按照“党建引领、统筹谋划、融合推进、夯实基础”的工作思路,坚持党建整合优势资源,采取强强联合、以强带弱的方式,走实抱团发展的路子,融合推进各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助推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1

“洋芋帝国”走廊筑起产业发展新希望。巧家县坚持良种良法、高度组织化的发展模式,积极探索采用“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在马树镇集中连片打造30公里“洋芋帝国”走廊——“两个万亩”连片高标准示范基地。目前,5.3万亩马铃薯基地已完成土地整理5.1万亩、播种3万亩,平均亩产量可达到2500公斤,比常规种植每亩可增产600公斤,增收720元,投产后预计总产值超过1.7亿元。同时,土地流转、培训、销售管理、品薯收购代办费拓宽了集体经济公司、群众的增收渠道,示范区带动3360户农户标准化种植马铃薯,提供的就业岗位解决1200人的就业问题,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带动了群众积极性,筑起了巧家产业发展新希望。

“绿色养殖”项目拓展产业发展新路子。聚焦“绿色食品牌”,在马树镇小米地村投资1.89亿元建设年出栏3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项目,基地占地550亩,投产后能实现生态农业种养循环一体化,每年可向社会提供高健康度二元母猪8000头,优质商品仔猪29万头,处理后的污水可纳入万亩洋芋基地高标准农田灌溉保障体系,形成种养循环一体化的产业集群模式,为实现乡村美、产业兴、村民富提供强大动能。

党建引领3

“特色果蔬”布局激活产业发展新高潮。以“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要求为指引,坚持党建引领,研究制定《巧家县果蔬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积极构建“10个万”“10个千”的产业发展布局,截至目前已实施了万亩草莓基地、万亩蚕桑基地“2个万”,千亩特色甘蔗基地、千亩火龙果基地、千亩石榴基地、千亩杨梅基地、千亩中药村基地、千亩水果繁育基地“6个千”。老店镇尹武社区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的3千亩蔬菜,年产值已达2360万元,为8个村集体、4157户卡户带来430余万元的收入。家住老店镇尹武社区卡户刘甫玉,2013年家庭经济收入0.82万元,近年来,他和妻子就近在蔬菜基地务工,2019年来共收入3.2万元,全家人实现脱贫摘帽。“我们不识字,出去打工也不方便,现在土地流转给基地,自己也在基地打工,能在家门口务工赚钱,工作也不累。而且这里的蔬菜虽是大棚蔬菜,但不打农药,自己种的菜还能配送到学校给孩子们吃,放心!”谈及蔬菜产业发展刘甫玉兴奋地说。

党建引领2

“希望百合”落地缔造产业发展新风景巧家县立足于马树镇耕地面积大、高原地貌广的自然资源优势,持续招商引资发展壮大百合产业,通过流转当地村民的土地,共种植百合700亩,土地流转收入达38余万元,每亩产值5万元,总产值3500万元,每亩每年可获利润1万元左右。“百合种植是一项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从种植、管护、采收,都需要大量村民劳作,周边村民不但可以得到土地流转的租金,还可以到基地务工,增加收入。今年孔家营村种植的百合花预计可获收益600余万元,成了我们村致富增收的好产业。”马树镇孔家营村党总支书记余先荣介绍道。百合花产业不仅能够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农业增效增产,开花时期还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为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

巧家县坚持党建引领,还大力发展了火龙果、脐橙、沃柑、甘蔗等种植产业,能繁母牛、肉牛、毛驴等养殖产业,在抓好一二产业的同时,结合巧家县白鹤滩水电移民的区位优势,逐步向第三产业发展,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走出了一条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群众抱团、产业聚集的发展新路子,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致富打下坚实基础,开启了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乡村振兴新篇章。(中共巧家县委组织部 吕国瑞 刘红)

【责编:沈中琴】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