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何衡 刘沛林 记者袁雪飞报道 手工芝麻糖是湖南省衡阳县当地传承百年的特色零食,手工糖片裹上厚厚的芝麻,一口下去,香味四溢,成为孩子们的心头好和游子们对家乡独有的牵挂。
(廖辉煌 摄)
走进衡阳县三湖镇鸿运芝麻糖手工作坊,一股谷芽的清甜香气扑面而来,冒着热气的糖稀正在大锅中不停翻滚,制糖手艺人王红一边添柴、一边观察糖稀的颜色,确保糖稀的温度控制得当,王红坐在灶台边说:“火大了就会烧糊,火小了炒得硬,时间炒长了就会发苦,熬糖就是一个需要耐心、慢慢等待时间沉淀的过程。”
(廖辉煌 摄)
熬好的糖稀稍微放凉,便到了制糖手艺人展示真正技术的时候了,将柔软的糖团缠绕到特制的木桩上,用两根木棍快速将糖拉伸、翻转,在碱水和空气的配合下,糖团逐渐变白,变硬,配合擀棍将糖团擀成薄片,切成大小一致的长方形,再盖上湿布,等谷芽糖微微湿润,裹上炒熟的白芝麻,一块块香酥可口的芝麻糖便大功告成。
(廖辉煌 摄)
作为产粮大区的三湖镇,早稻米是当地芝麻糖的主要原料,在谷芽生长到十多公分高时,将它晒干打碎,和蒸熟的早稻米一起高温发酵12个小时左右,便能沥出晶莹透亮的糖汁。甜甜的芝麻糖不仅是从上个世纪就开始流行的必备年货,更是那个年代寓意生活富足的年味象征。
(廖辉煌 摄)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手工芝麻糖因耗时费力产量低,面临着传承难的困境,但三湖镇仍坚持保留着少数纯手工芝麻糖作坊。王红说,自己和弟弟从小就是吃着父母做的芝麻糖长大,传到他这里已经是第三代了,对于芝麻糖,他们有一份独特的情感,他坚信,只要干干净净的做糖,这份老手艺能够被现代人所喜欢。
(廖辉煌 摄)
如今,三湖镇的芝麻糖已经远近闻名,王红通过网上售卖快递发货,成了当地的销售大户,年关将至,他和家人正在抓紧赶制广东老乡的两千斤芝麻糖订单。芝麻的醇香、谷芽的甜味,让每一口芝麻糖都甜在人们心里,印在人们对儿时的记忆和浓浓的乡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