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第四次会议吹响了“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的“冲锋号”,为了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我们必须抢抓发展机遇。虽然今年受贸易纠纷、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全球经济疲弱态势加剧。国内“三期叠加”考验更加严峻,新旧动能转换仍需过程。区域发展竞争加大,发展要素制约增多,经济发展面临等多重挑战。同时,什邡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是成德眉资同城化,二是城镇化。
(一)对外加快融入成德眉资同城化
同城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什邡紧靠成都彭州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什邡应该成为成德眉资同城化的桥头堡,成都市的后花园。我们要坚持把成德眉资同城化作为跨越发展的最大机遇,把握主动、抢占先机、走在最前面,力争在各领域实现深度融入。
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优势互补、共建共享,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原则,立足彭州、什邡两市交界地带资源禀赋、发展环境和比较优势,推动两市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协同发展,率先打造成为成都都市圈培育乃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示范,推动彭州市、什邡市成为成德同城化协同联动的“支撑”和相向融合发展的“门户”。
两市交界地带将形成“一先行一标杆一示范”。一是在“断头路”打通、“瓶颈路”拓宽,产业互补分工协作、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公共设施跨区域统筹服务、生态环保联防联控联治、社会治安协同联防等领域先行先试,打造成德同城化发展“先行区”;二是推动两市现有产业功能区向交界地带延伸覆盖,在更大范围内整合两市优势产业资源,形成优势突出、功能互补的跨区域产业生态圈,打造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标杆区”;三是探索建立高效务实的管理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推动各类资源要素规模化联动、集成高效转化,形成区域协同发展利益共同体,打造资源高效协同转化“示范区”。
目标:2022年、2025年、2035年三个时间节点,提出起步期“强化硬件支撑,实现高起点先行”、成长期“坚持产业联动,打造高质量标杆”、提升期“实现全面融合,形成高水平示范”三个阶段目标。
空间布局:两市交界地带将规划形成“一核两组团”融合发展空间格局,总规划面积1631.47平方公里。
“一核”即濛阳新城-马井新城联动发展区,规划面积约295.72平方公里,涵盖彭州市濛阳街道、九尺镇和什邡市马井镇(局部)、南泉镇;将建成成都国际铁路港和德阳铁路港一体化运营的重要桥接,打造成为以蔬菜产业为鲜明特色的西南地区农副产品、食品加工基地和集散交易中心。
“两组团”即龙门山生态旅游康养联动发展区、天府中药城-天府蔬香联动发展区,为两市交界地带特色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两大功能组团。其中:龙门山生态旅游康养联动发展区规划面积约1254.47平方公里,涵盖彭州市龙门山镇、白鹿镇等6个镇和什邡市蓥华镇等3个镇,将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生态环境保护区、生态旅游和康养度假休闲区及成都市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府中药城-天府蔬香联动发展区规划面积约258.55平方公里,涵盖彭州市濛阳街道(局部)、九尺镇、敖平镇(局部)和什邡市师古镇(局部)、马井镇、湔氐镇(局部),将打造成为国家级的种植加工交易基地及三产融合示范区。
当前要取得三个方面成效:
1、在交通同城上取得率先突破。以建设蓉北交通枢纽城市为目标,实施新一轮交通大会战,加快构建“三高四轨五快一枢纽”综合交通网络。配合做好成都三绕、成兰铁路境内段建设,加快推动城西快通、什德中快通、新马井大桥竣工投用;推进第二进山通道、城西快通二期、广岳铁路改造等前期工作;力促成都二绕三绕经什邡连接线、环成都城际铁路彭什德段、龙门山山地度假旅游轨道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2、在区域合作上取得积极进展。坚持规划引领,推进彭什区域融合发展规划编制,实现同规同图、抱团发展,力争把彭什协同打造为区域合作典范。坚持交通先行,对外重点规划以对接彭州为主的路网协同,对内补充完善山区、沿山区路网结构,形成“龙门山旅游大环线”。坚持协同发展,主动承接成都产业转移,共同申报国家级天府蔬香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合力打造龙门山5A景区,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境等协同发展,提升群众同城化获得感。
3、在扩大开放上取得更大成效。以开展招商倍增计划为抓手,深化招商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招商引资政策,建强专业化队伍。鲜明产业招商导向,聚焦烟草产业“一城两基地”、通航产业园、蓉北物流中心等,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储备实施一批新基建项目。定期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产业推介会,积极参加“西博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重大招商活动,力争引进一批发展前景好、产业关联度高、引带能力强的重大项目。深化京什交流合作4.0机制,提升教育、医疗、文化、产业等领域合作实效。
(二)对内加快推进全域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我国的城镇化,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做到以人为本,公平共享。通过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当前什邡的城镇化率正逐步提升,发展要素正不断汇集。为此,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城市品牌战略,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实施城市品牌战略。一座有吸引力的城市,往往有鲜明的城市精神。它不仅承载着城市的内涵与气质,更是一座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厚植支撑。
什邡城市精神的提炼形成,并非凌空蹈虚,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孕育、发展、升华的觉醒过程。凝视过去,“感恩奋进、创新争先、诚信和谐”的新时期什邡精神,内化为43万什邡人民重建家园、重振信心的精神归宿和力量之源。置身新时代的坐标下,“精致、友善、实干、争先”的什邡城市精神,熔铸成一种契合城市气质、凝聚广泛共识的精神伟力,引领我们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勇毅前行、奋战奋进。
将城市品牌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将“精致、友善、实干、争先”的什邡城市精神融入城市品牌建设全过程,全面激活人文内涵、区域特色等资源,让城市品牌成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组建专业营销策划机构,制定宣传中长期规划,开展新一轮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推介,真正让什邡城市品牌亮起来。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以打造“精致生活城”为目标,加快实施城市东扩、西进、中优战略,着力建设30平方公里、30万人口现代化城市。深化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及社区优化改革,科学划分方亭、雍城两个街道,优化城市社区设置,改变“一城一乡”弊端。高标准建设雍湖新区,高质量实施“雪茄风情街”、市民中心等项目,加快城市有机更新。
同时,城镇化不是去乡村化,要把现代文明、科技给人们带来的便捷输入到村落里,把产业发展起来,把服务提升起来,让老百姓能舒服地生活。加快乡村振兴步伐,重点是打造三农“新形态”:一是用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推动土地有序规范流转,建设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特色化、精细化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微田园、体验式农旅产业,打造农业“新形态”。二是加快北京大道乡村振兴示范走廊建设,新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带、示范村,以新农村聚居点为载体,有序推进农村拆院并院,推动传统院落向新型现代社区转变,打造农村“新形态”。三是完善农业科技、农村金融等社会化服务,壮大一批竞争力强的农业领军企业,培育一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打造农民“新形态”。
朋友们,机遇千载难逢,机遇稍纵即逝,让我们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牢牢抓住成德眉资同城化和城镇化两大机遇,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坚定不移将各项事业推向前进,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什邡市委党校 罗正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