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江经济带 > 流域经济

党建引领是旗帜 龙头企业来扶贫——云南镇雄县场坝镇党委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2020-07-09 11:43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要想贫困户能致富,全靠党员干部来帮扶!”

云南省场坝镇地处镇雄县城西南部,镇政府驻地距镇雄县城10公里,国土面积198平方公里。全镇辖9个村215个村民小组15839户66854人。2020年4月动态调整后,全镇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307户20807人,2014-2019年六年共减贫2725户13711人,未脱贫卡户1582户7096人。通过党建引领、精准帮扶、群众奋发向上,到2020年6月30日,所有贫困人口“一收入四保障”已全部达标。

2020年,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场上,云南省场坝镇党委政府立足“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总体思路,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从严治党的各项部署,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以实现贫困村全体出列、贫困户全部脱贫为目标,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坚持问题导向,制定责任清单,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强化责任落实,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全力以赴做好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建活力转化为脱贫动力。

1

党建引领贯穿脱贫攻坚

“回首整个脱贫攻坚的过程,一路有太多的不容易,有党员干部的无私奉献,有贫困群众的励志前行,有社会各界的倾情助力,每一支队伍都是不可替代的角色。但总结起来,每一个光彩夺目的成绩背后,都少不了一个根本的法宝,那就是始终把党建引领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镇雄县场坝镇党委书记沈承利这样说道。

扶贫扶志离不开党建引领。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不转变,内生动力出不来,就难以实现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精准扶贫靶心是“两不愁三保障”,但根子却在改变人上。党建与扶贫双推进,才能夯实脱贫根基。要让干部沉下去把群众带起来,发挥省市县下派帮助脱贫攻坚队员、驻村扶贫工作队员、镇村干部的作用,让“党旗飘到村民组,党员帮到贫困户”,把党的旗帜竖起来,把党员作用发挥出来。

1

项目实施离不开党建引领。为了夯实脱贫基础,国家把项目资金精准地安排到解决交通顺畅、饮水安全、住房保障等各方面,但要确保高效施工,有序推进,没有各级党委的部署谋划,没有党建引领凝聚力量,后果可想而知。要坚持项目资金投向哪里,支部支持就跟进到哪里,党员服务就深入到哪里,群众工作就开展到哪里。在党建引领下,保障了项目实施优质高效,夯实了脱贫攻坚基础。

组织化发展离不开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最苦的事是易地扶贫搬迁,从动员群众搬出来,到在城镇寸土寸金的地方拿到土地,再到组织搬迁、后续帮扶,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支部的作用。党员干部用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通过党建引领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最急的事情是就业,要精准发动、精准培训、精准转移、精准服务,要实现就业扶贫组织化,党支部必须扛起这个重担,认真宣传发动,用心用情帮助,让可以转移的劳动力都出去务工挣钱,解决脱贫收入支撑问题。最难的事是产业培育,传统的发展模式效益不好,群众参与不进来,脱贫攻坚就找不到可持续的支撑要素,群众不能稳定脱贫。要坚持“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让群众吃下定心丸,愿意跟着干,产业发展得到快速提升,带贫益贫机制得以发力,找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卯榫,为致富奔小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感恩奋进离不开党建引领。整个脱贫攻坚过程中,凝聚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爱,凝聚着各级党员干部的辛勤付出,党员干部盯到村、抵到户,远离原单位大本营,告别亲人朋友,下沉到一线,把群众当亲人,与群众交朋友,吃住在村,奉献在村,有的同志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要教育群众知道实惠从哪里来,应当感恩谁,使其与党心同向,在感恩中奋进,自强努力脱贫致富。支部通过党员搭起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干部与群众的心更近了,情更深了,群众更懂感恩,奋力走出自己的路,通过脱贫攻坚改变了贫困群众的当下,也影响着贫困群众的未来。

1

党群连心抓好产业促脱贫

创新党建活动形式,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促脱贫。因地制宜党群连心,抓好产业促脱贫。利用退耕还林项目,党员群众带头,由农户以土地入股,在场坝、麻园两个村种植果桑13000亩,预计丰产期年收益可达每亩2000元以上。9个村共种植方竹36000亩,果桑、竹林的管护;桑果、竹笋的采摘都需要大量的人工,年龄大一点的老人、可以做家务的孩子都能参与,可以有效地促进群众增收。采取“良种良法、支部+合作社+农户高度组织化”三个全覆盖模式,种植马铃薯3200亩。开展生物多样性套种良种玉米57600亩,杂粮4300亩,种植烤烟2107亩,帮助群众通过发展生产,确保土地产出达千元以上。将卡户每人1500元的扶贫产业资金入股专业合作社养猪、养牛等模式,并由镇村两级负责监督,农户参与管理,按市场原则进行分红,助力脱贫。安家坝、锅厂两个村集体经济资金150万元与云南月月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支部+公司+合作社”方式合作建设养兔项目,采取租赁模式运营,已投产,第一年18万元,第二年24万元,第三年起每年30万元,签订长期合同。其他六个村集体经济资金330万元与云南月月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支部+公司+合作社”方式合作建设养兔项目,采取租赁模式运营,以此解决村级集体经济空壳的问题。

1

龙头企业帮助老百姓增收

引进龙头企业民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在摩多村建立生猪构树种养殖基地,由支部组织,农户种植,合作社与公司长期合作,吸纳周边卡户劳动力就近就业。

1

场坝镇摩多村党总支书记周英虎介绍说,该基地是按照“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的龙头企业助推脱贫攻坚项目。共投资9000万元,流转土地420亩,建设年可出栏生猪4万头的构树生物饲料养猪项目。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7000万元,建成养殖圈舍69间,四万多平方米。2017年9月动工建设,2018年9月投产,现有存栏生猪14300头。该项目通过四个方面助农增收,助推脱贫攻坚。一是流转土地帮助群众增收。流转土地420亩,每亩400元租金,涉及77户,其中卡户17户,土地流转后,农户不耕作每年可获得总收益16.8万元。二是基地从建设到投产优先使用流转土地户及附近劳动力,尤其是卡户劳动力,常年务工人数在80人左右,其中当地工人稳定在45人左右,卡户23人。零工每天120—150元,长期工女工工资每月3500元以上,男工每月4000元以上,近三年长期工年收入均在三万五千元以上。三是依托养殖种植构树。这个养殖基地生猪满栏需要3000亩构树提供嫩枝叶,现已建设构树种植区1000亩,民泰公司基地340亩,农户集中连片种植660亩。公司免费提供构树苗,免费提供沼渣、沼液施肥,产生嫩枝叶后采摘销售给养殖场,按每斤0.4元,每亩可产嫩枝叶6000斤计算,每亩产值可达2400元左右,且基本无投入,只付出人工,采摘时老人、孩子都可以,让原本浪费的零散劳力产生收益。四是吸纳摩多村特别困难、脱贫有短板专项产业扶贫资金500万元通过合作入股民泰公司,让利于民,支持脱贫攻坚。根据今年生猪行情,按照市场化方式分红,预计收益会在8%左右,可实现收益40万元,项目覆盖的89户405人贫困家庭,户均可增收4400多元,人均可增收987元。(田钿)

【责编:劲草】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