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江经济带 > 流域经济

西部中心城市——成都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之路

2020-09-24 17:01     中国发展网

2017年7月,成都在全市产业发展大会上首次提出要建设“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差异发展鲜明的产业功能区”。产业功能区概念的提出,是顺应改革开放41年来形势变化、主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图片 49

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

距今,成都的产业功能区建设已整整三年。成都产业功能区建设,有何特点?如何推进?又有哪些先进典型?

成都打造的产业功能区有何不同?

改革开放之初,各地成立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的主要目的是吸引投资,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环境低门槛、土地低价出让、政策高补贴,“捡到篮里都是菜”,我们称之为开发区1.0版。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加快,我们逐渐认识到,城市要持续保持竞争优势,必须发展高附加值、潜力广阔的高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应运而生,主要以优惠政策引导和产业补贴吸引技术密集型企业,我们称之为开发区2.0版。

但无论是1.0版还是2.0版,都是以企业规模集中为导向的单一经济组织方式,普遍存在定位不清晰、功能不完善、职住不平衡、资源不集约的问题,割裂了“人城产”之间的关系,造成了生产与生活的失衡。伴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跃升、超大城市治理难题的涌现和要素成本环境的变化,原有的园区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成都以改革创新精神在全国首提产业功能区建设,率先开展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组织方式的自我革命,我们称之为开发区3.0版。

图片 50

坚持以“独立成市”理念重朔城市格局和功能分区。以产城融合为导向统筹规划建设和功能布局,将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突出宜业宜居高品质,更加注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注重现代城市人文需求的多样性和消费偏好的差异性,更加注重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复合,推动“产城人”向“人城产”发展逻辑转变。

坚持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理念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更加注重产业细分领域的研究和选择,每一功能区根据自身产业基础、独特资源禀赋、重大城市功能性设施和对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科学前瞻研判,精准化差异化定位主导产业细分方向,实现错位协同发展。

坚持以集约高效理念集聚先进要素培育产业生态。以产业基础能力为牵引,促进生产要素的供给、产业链条的配套、人力资源的协同、研发创新的支撑集成集聚,从传统园区仅关注产业链的单一维度转向人才、技术、资金、专业服务等高端要素多维聚合的产业生态圈培育,推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有效整合、融会贯通。

坚持以专业化方向推动管理运营体制机制变革。彻底改革传统园区管理模式,聚焦企业和市场需求,构建“领导小组+管委会+专业投资公司”专业化运营架构,结合撤乡并镇构建扁平化管理体制,培育专业化团队,实施专业化管理,推行专业化政策,创新专业化运营。

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功能区建设,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第一副组长、相关市领导为副组长的全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三年来,全市共召开了七次产业功能区领导小组会议,持续深化认识,积极探索规律,建立制度规范,促进了产业功能区的健康发展。

将产业功能区建设成为:特色产业优势区,稿品质城市生活社区,先进要素集聚区,体制改革先行区。

建特色产业优势区 着力建链强链补链

强化区域产业协同,构造跨区域产业生态圈。在成渝双城经济圈视野下的产业生态圈建设,构建全球集聚配置资源优势。以产业生态圈理念推动成渝两地产业协作共生,将两地产业同质化的竞争视角转化为产业规模倍增的集群优势,在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领域成渝共同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的产业集群。

构建成德眉资跨行政区域产业生态圈赋能“三区三带”建设。打造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

精准定位主导产业和细分方向。按照“全市一盘棋”思想,形成“5+5+1”产业体系—14个产业生态圈—66个产业功能区三级协同支撑体系;精准细化产业功能区产业细分领域,精准绘制产业功能区“两图一表”(产业链全景图、产业生态发展路径图、重点企业和配套企业招商名录表),加快推动产业集群集聚、成链发展。

 图片 52

“将工厂建在森林里,将实验室建在花园里”。聚焦生物技术药、新型化学药制剂、高性能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引进赛默飞联合创新实验室、国药中生血液制品总部、格力医疗装备生产基地等150个项目(世界500强项目3个)。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依托龙头企业培育助力构建新型显示产业生态圈”

图片 53

依托京东方等龙头企业,聚集成都中光电、深天马、富士康、戴尔、联想、TCL等终端应用龙头企业,新引进落地路维光电、出光兴产、黄金地、合肥美铭、凯恩矽等一批配套项目,形成了从上游原材料、中游显示面板到下游终端生产的全产业链。

青白江国际铁路港“发挥比较优势提升临港服务业能级”

图片 54

引进实施中远海运、中外运长航多式联运中心等功能项目98个,供应链管理企业前50强中80%以上落户港区;签约DHL、顺丰、日邮等国际贸易企业,实施苏宁云商等总投资607亿元龙头项目97个,打造临港商品交易中心;引进创维200万台彩电等重大项目,打造面向东盟、欧洲的智能家电出口基地。

强化创新生态链协同,优化提升产业能级

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规划建设集研发设计、创新转化、场景营造、社区服务等为一体的不少于1000万平方米的高品质科创空间。截至目前,全市共规划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54个,其中在建及新开工45个、规划9个,总建筑面积2863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2011.6亿元,2020年计划投资221.9亿元。

积极引导科技创新平台在产业功能区布局,积极推进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国家、省、市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763个。

再“举个栗子”,西部(成都)科学城“全力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图片 55

建设集聚成都超算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7个、中科曙光先进微处理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17个、中科院成都分院、国科大成都学院等中科院系统项目13个,引进清华、北航等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40个,加快建设天府海创园等高品质科创空间,独角兽岛启动区即将投运,加速打造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创新策源地。

推进校院企地融合发展,全市66个产业功能区与近200家高校院所及央企、省企实现了签约全覆盖。截至2020年6月底,全市共组织开展“校企双进”活动59场,达成合作143项,累计发布高校科技创新成果350余项,企业技术需求100余项;开展“科学家进园区”等对接活动56场,组织了近200名知名专家教授以多种方式和1000余家企业进行对接,现场签约项目32个。

成都医学城,“积极探索校院企地协同创新模式”

图片 57

以“高校院所+龙头企业/校友企业+政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树立“新标杆”,引进电子科技大学“三医+”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成都)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等项目。以“高校院所+政府+平台公司”共建公共技术平台迈向“体系化”。打造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创新药物研究与转化平台、四川大学基因治疗公共技术研发平台、爱斯特公共药物研发cGMP中试生产服务平台,为具有鲜明温江标识度的“三医+”新经济产业体系构建提供了支撑。以“高校院所+企业”建设中试熟化基地结成“共同体”。促进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科伦药业等30余家区内企事业单位与清华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科研团队共建研发中试平台。

专业化匹配生产配套,筑牢产业发展载体

持续推进标准厂房建设,着力破解传统工业园区生产配套前瞻性不足、产业项目落地周期长以及发展特色不明显等困境,优化提升产业承载力。

加快推进专业楼宇建设培育。以楼宇经济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和楼宇经济服务标准体系制定标准化为契机,优化提升楼宇特色化服务能力。

加快推动专业化生产服务设施建设,系统规划建设仓储物流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危废品处理设施、实验动物房等专业化生产服务设施,构建更具特色的生产服务环境。积极引导第三方生产性服务业向产业功能区集聚,重点围绕制造业类产业功能区优化布局供电、供气等能源基础设施。

建设高品质城市生活社区 着力完善功能配套

持续完善基础设施网络,科学规划建设公共交通体系,降低长距离交通出行比例,提高功能区内部交通的便利度和体验感。

加快布局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推进智慧园区建设,积极布局5G基础设施,推动产业功能区实现智能车辆匹配、自动驾驶覆盖、人脸识别管理和全域信息监控。

图片 19

持续强化高品质生活配套

高起点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新建人才公寓和配套住房,破解传统园区职住分离、潮汐式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问题。2020年计划新开工人才公寓及产业功能区配套住房301万平方米以上,截至7月底已有126.3万平方米开工。

精准化打造生活消费场景。强化功能区消费场景,满足功能区居住人群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支持春熙路商圈、交子公园商圈、双流空港商圈、攀成钢商圈、红牌楼商圈、人北商圈、淮州新城商圈、简州新城商圈等商圈建设。

加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按照产业功能区发展规划,制定18项基本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三年攻坚行动专项计划,66个产业功能区计划建设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共692个。

持续优化绿色生态环境

完善绿色生态功能。系统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一批绿廊、绿道、小游园、微绿地等绿化配套,着力提高产业功能区人均绿化面积。

塑造城市美学,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的生活环境聚力打造产业功能区生活环境,建设体现公园城市理念的美丽宜居产业社区形态。

新津区“创新探索“公园城市+全域旅游”发展路径,着力把产业功能区建设成为绿色发展示范区。”

图片 59

中国天府农博园

全区形成了57公里津津绿道、110.5平方公里中国天府农博园、61.2平方公里成都梨花溪文化旅游区为重点的“一心一园一区”重点板块,新增小游园、微绿地3.7万平方米,以百里“滨水岸线”、千里“津津绿道网络”和万亩“公园湿地群落”推动产业功能区与城市组团等空间深度融合。

建设先进要素集聚区,着力精准匹配关键资源。推进土地资源差异化配置,强化对产业功能区土地资源的倾斜力度。全市100%工业用地指标向产业功能区倾斜,91.4%的服务业重点项目用地指标向功能区倾斜,有力支持青白江区国际铁路港中心站扩能、简州新城北京吉利学院迁建等重大项目建设。

推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持续推进以产出为导向的土地资源配置制度改革,优先保障产业功能区项目用地需求。加快明确完善产业功能区项目准入目录,细化明确亩均税收、亩均投资、亩均产出等经济强度指标和容积率、环保标准等环境生态指标。

推进资本要素多元供给,构建完善产业功能区融资服务体系。搭建成都交子金融“5+2”服务平台,构建面向产业功能区的中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服务体系。开展78场创投企业产业功能区及园区行活动,有效搭建起产业功能区企业和金融资本的对接平台。

创新融资支持机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加快围绕“5+5+1”产业体系设立产业基金,鼓励成立功能区主导产业子基金,撬动社会资本重点投向产业功能区。

推进人力资源精准协同。推动高端人才向产业功能区集聚。出台《人才新政12条》《关于支持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的人才行动计划》,《成都人才开发指引〔2020〕》(成都人才白皮书),《成都市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实施办法》等一系列人才引进、选拔制度。

       图片 61

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都人才园)

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优秀专家、优秀青年人才93人,培育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近100人,并计划从更高层级充分发挥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优势,使其能够为66个产业功能区提供系统化、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人才服务。

多措并举优化人才服务。率先建立成都蓉漂人才发展学院,聚焦产业功能区建设等重点领域,构建完善集人才测评、人才培育、就业指导等全流程人力资源发展服务链。

 图片 62

建设体制改革先行区 着力优化建设运营机制

建立完善建设推进机制。完善产业功能区建设“全市统筹+产业生态圈专业协同+产业功能区具体推进”三级工作推进机制,从上至下、协同高效加快推进全市产业功能区建设。

加快建立专业化管理运营机制,加快推动产业功能区实体化运行。坚持推进产业功能区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建立完善“管委会+专业化运营企业”体制。目前,全市产业功能区已全部建立管理机构,已有85%的产业功能区成立对应的专业化投资运营公司。

聚焦产业功能区建设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推进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确保产业功能区空间 范围覆盖整建制的乡镇或街道,加快构建专业化的经济组织方式和代化的城市工作方式,逐步实现产业功能区管委会主责产业发展,街道社区主责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区(市)县部门负责综合执法监管的新型管理体制。

  创新政务服务机制,优化营商环境

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全覆盖实行企业项目投资全流程承诺制,持续推动项目审批提速,优化产业功能区项目服务和企业服务;加快搭建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和市民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强化产业功能区放权赋能。出台《关于创新产业功能区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加快编制产业功能区管理机构职能职责、赋权赋能“两张清单”,推进规划实施、用地保障、建设审批、环保督查、企业服务等方面自主权下放至产业功能区,推动政务服务和执法监管力量下沉至产业功能区,实现办事不出功能区,提升功能区服务效率。(文字图片由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供 王顺银 蔡雨洁整理)

【责编:予笙】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