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江经济带 > 流域经济

第四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成都开幕

公园城市成都市将作为论坛的永久会址
2020-11-18 11:49     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16日,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第四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正式开幕。

图片 21

本届论坛由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建设开放共享的未来之城”为主题,邀请了来自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住建部、生态环境部等相关领导,中外城市、国际机构、跨国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图片 22

为期两天半的会期里,与会嘉宾将聚焦新形势下未来城市发展新需求,共同探讨城市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与新路径,分享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新理念与最佳实践,搭建政府、城市、企业之间的交流对接平台,为国际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成都模式”。

永久选址成都

持续推动建设开放共享的未来之城

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已经连续在成都举办三届。成都作为西部中心城市,立足区位特征推进对外开放,带动区域协同发展,在自贸试验区发展、城市规划建设和企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同时,成都率先在全国开展公园城市创新实践,向全世界持续传递公园城市建设理念,分享公园城市建设经验。

图片 26

论坛上,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正式对外公布,未来,成都市将作为“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的永久会址,为全球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新形态,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成都模式”,持续推动建设开放共享的未来之城。

据了解,本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为系列活动。除了11月16日至18日主论坛外,采用“线上+线下”会议形式,已举办多场云端研讨会。

2020年7月8日,城市中心、联合国人居署、中国成都市人民政府、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共同主办了“一带一路”可持续城市联盟云端研讨会。成都市、武汉市、奥地利维也纳市、希腊雅典市、德国汉堡州、英国格拉斯市等10余个中外城市参会发言,探讨各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交流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城市的新诉求,分享对策、寻求共识。

2020年9月21至23日,城市中心与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共同举办了“一带一路”可持续城市联盟国际合作能力提升线上培训。培训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等司局级领导领导,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人居署等专家就“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遇与挑战、后疫情时期国际形势展望、共建共治共享—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主题进行授课培训。

全球机遇下

共享成都市场红利的机遇让人备受期待

图片 20

受全球疫情影响,今年的主论坛采用了“线上云会议+线下主会场”的形式,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Maimunah Mohd Sharif通过网络视频方式做大会致辞,哈佛大学教授、全球著名城市经济学家、《城市的胜利》作者爱德华·格雷泽等专家学者都通过网络连线方式参与大会深度对话并表达了对成都的期待。

疫情防控大背景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Maimunah Mohd Sharif给出的核心建议之一就是要追求兼具韧性、包容和绿色的经济复苏之路。“我们期待继续与中国政府展开合作,希望更多的城市层面可持续发展目标得以实现。我们也呼吁中国城市积极参与发布《地方自愿陈述报告》,确保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地方得以落实。”

论道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到一个词“韧性”。从城市表现而言,韧性更多地可以表现为城市的可恢复行,例如疫情防控背景下城市“烟火气”的恢复,经济的恢复。成都是全球超千万人口特大城市中感染率最低且在复工复产中社会秩序恢复最快的城市之一。包括Maimunah Mohd Sharif在内的多位关注中国城市在疫情防控中表现出的城市韧性给予肯定。

谈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格雷泽教授表示,很是希望于成都能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为全球的城镇化发展提供一种“中国模式”。同时,他认为成都公园城市的理念与中国政府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高度契合,表示自己很期待疫情过后的成都之行。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苏伟说,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上升,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难度加大。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正确认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激发出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图片 30

苏伟强调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认为科技创新、数字经济、人文、基础设施建设、绿色生态等方面的合作至关重要。而这些方面,成都都有着无限的机遇,在科技创新合作方面,成都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共同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在数字经济合作方面,成都坚持发展新经济,鼓励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共同探索制定数字领域国际标准。

“升级版”来蓉

50余位跨国企业中国区高管论道机遇

图片 24

为应对全球疫情蔓延带来的影响,国家发改委与世界经济论坛组委会协商决定创新合作方式,组织在华跨国会员企业按月轮流举办赴地方调研活动和政企交流会。

11月16日,在中国城市举办的第二场政企交流会便选址来到了成都,“我们希望通过召开本次政企对话会,组织中央、地方政府部门和世经论坛会员企业代表就中国宏观经济、稳外资稳外贸政策开展对话交流,推动和吸引跨国企业来成都投资兴业和长期合作,助推成都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发改委国际司巡视员李斌作为对话会主持人,开篇便道出了选出了“初衷”。

与上月在杭州举行的第一场对话会相比,成都的这场政企对话更像是“升级版”。“在成都的对话会主要是国家部委层面就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稳外资稳外贸政策等内容与跨国企业代表进行交流,探讨构建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意义。同时,对话会也兼顾了地方发展实际,地方政府也派代表参与互动交流。”国家发改委国际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成都作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通过着力推进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正逐渐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腹地和国际大循环的门户枢纽。”

图片 25

作为国家供应链体系建设综合试点城市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成都正深入推进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等国家改革试点。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5.3%,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39.7%,对波兰、越南分别增长226.7%、41.4%,成都高新综保区进出口总额在全国综保区中排名第一。

截至目前,成都已经建成以3个综合保税区、3个保税物流中心、4个国际口岸、6个国际合作园区为骨干的开放型经济平台体系。建成“中国—欧洲中心”等专业国际合作平台,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达104对,驻蓉领事机构20家。成功举办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财富》全球论坛、G20 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中非民间论坛等重大活动。

不到场也要通过线上共享交流成果。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宁吉喆与世界经济论坛执行主席施瓦布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全程与世经论坛跨国会员企业代表进行互动交流。包括卢森堡安塞乐米塔尔集团中国和印度区首席执行官桑杰、卡塔尔金融中心管理局董事总经理阿拉努德•本•哈马德•阿勒萨尼、美国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檏等在内的50余位跨国企业中国区高管论道疫情影响大背景下,全球如何共寻机遇。

联合国人居署中国项目主任张振山:

公园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追求高质量的具体实践

“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城市需要更具包容和韧性的能力。”联合国人居署中国项目主任张振山认为,疫情给全球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但中国城市在应对疫情过程中有着快速的恢复能力,这正是城市韧性的具体体现。

张振山表示,由于城市人口密集,疫情的传播不可避免。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一问题?他表示,中国城市在疫情防控中的经验需要重新认识和梳理,纳入下一步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中去。例如,在城市规划方面,就要思考如何从空间上留足医院防疫上的建设用地,同时满足物流需求,在信息化系统上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此外,小区封闭式管理阻断了社区传播的链条,未来的城市应当更多社区治理而非管理,即欢迎更广泛的主体参与和权力下放。

张振山表示,中国过去40年的城镇化发展,吸收了其他很多国家的先进经验,也探索出很多好的模式。他说,“‘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建议稿中,再次强调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这与联合国始终倡导以人为中心的目标一致,过去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更多强调发展速度,现在更加人性化,强调为人居住的城市而服务,让人在城市生活更加舒适,城市更加宜居。”

“城市发展到现在,更加追求高质量。”张振山认为,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就是很好的实践,“公园城市建设一方面是追求生态环境质量,另一方面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活空间,公园城市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密不可分。”

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城市经济学家爱德华·格雷泽:

 “科技”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推手

图片 19

今年,新冠疫情无疑是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国的疫情防控值得称赞。”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城市经济学家爱德华·格雷泽称赞了中国抗疫成果。与此同时,他也表示,从疫情发生后城市的响应来看,首要的是建立一个完善的“报警”系统,能够及时有效的侦测和监控疫情的发展情况,并能在具体事务和宏观政策上都有一个全面的应对预案。

这些,都基于城市的发展。“随着人口和资源的向城市集中,交通拥堵,污染等‘城市病’层出不穷,这是在城市发展中不能避免的问题。无论是纽约,或者伦敦,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爱德华·格雷泽的代表作《城市的胜利》一书,正是发表于2011年世界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一关键节点。他认为,科技是解决“城市病”的一个关键:“就像一条高速公路,它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是不可以因为问题而放弃它。关键在于运用什么样的技术来使用它。”

城市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爱德华·格雷泽表示,他完全同意中国政府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他认为,“科技”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推手,而“人本”是它的内核。“改革开放的40年间,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爱德华·格雷泽高度称赞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成就,同时他也寄希望于成都能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为全球的城镇化发展提供一种“中国模式”。(蔡雨洁)

【责编:予笙】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