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江经济带 > 流域经济

湘南老工业基地以改革破题激发新动能

——衡阳市国企国资改革实践与探索
2020-11-20 14:24     中国发展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衡阳作为全国26个老工业基地之一,国有企业数量多、职工基数大,工业生产总值曾占湖南近三分之一。近年来,衡阳创造性地按照“先用足用活政策,后分解消化成本”、“先安置,后处置”、“先试点,后铺开”的原则,把国企改革和资本营运相结合、与央企对接相结合、与产业集聚相结合、与关注民生相结合,全面推行“产能退城入园、原址退二进三”的发展思路,围绕重点难点靶向发力、提速加力,改革增活力、强动力、释红利的积极作用有效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一、坚持既战略性重组又专业化整合,打好混改“组合拳”

按照“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的要求,全力加大混改力度,拓宽混改领域和范围。

一是推动挂大靠强,精准“化旧债”。探索建立“负债有度、总债有数、偿债有方、管债有规、举债有责”的债务治理模式,助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平台优势,吸引华侨城集团增资扩股市属国企来雁公司,获得55.68亿元资金注入,一次性化解政府债务83.35亿元。参照“来雁样板”,积极推动市水利投与绿地集团实施资产重组;交通投、滨江公司并入城建投,与保利集团合作。全市10家投融资平台公司精简成4家,清退非优势非主营业务,通过资产处置偿还政府隐形债务。衡阳这种化债模式得到省委省政府肯定。

二是实施归核整合,告别“小舢板”。将三塘国家粮食储备库、大自然生物实业有限公司、穗丰大厦等六家企业合并成衡阳唯一国有大型综合性粮食企业——衡粮集团,常年储备国家政策性省市储备粮2.8万吨,国家最低收购价粮4.6万吨,油脂储备0.38万吨。原衡阳客车专用车厂与中国恒天集团重组,变更为衡阳智电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恒天集团新能源汽车南方总部基地。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在电机、电驱、电控“三电系统”领域拥有遥遥领先的行业地位,可实现年产3000辆新能源客车及1000辆新能源专用车。目前,已开发全系列客车及核心零部件产品,可满足公路、公交、团体、旅游等细分市场需求,生产交付使用雁城牌公交车200台,实现销售收入1.15亿元,全面达产后实现年产值30亿元。

三是引入社会资本,调理“亚健康”。烧碱厂、啤酒厂、棉纺厂等一大批老国企,分别引进建滔化工、海南汉森等73家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参与混改,有力扭转原企业长期停产半停产局面。混改后的特变电工衡变公司,资产规模扩大58倍、年产值扩大75倍,成为全市第一纳税大户。界牌瓷厂引进社会投资23.22亿元,致力建设集陶瓷原料配方研究与生产、陶瓷产品加工与销售、界牌小城镇建设于一体的新型陶瓷产业园,成为全国四大瓷器泥基地之一。

二、坚持既靠政府又靠市场,扭住资本“关键点”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主体作用,秉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是“聚指成拳”模式。遵循“归集资产—变性增值—平台运作—回笼资金”的资本运作路径,建立“资源-资产-资金-资本”联动发展机制,有效激活国企零散资产和沉淀资产。大力实施“三个统一”:资产统一收储,将68家改制企业73宗10559亩土地,以及87家企业地面资产统一收归政府,协调将车江铜矿、轧钢厂两个省属国企资产整体划转移交衡阳市,集中过户到 “弘湘国投”;土地统一变更,争取政策支持,将原企业用地连片规划变更为商业用地,大幅提升土地资产价值和向银行贷款融资额度;资本统一营运,融资资金在历史债务清偿和职工安置基础上,用于土地开发、股权投资等,实现“钱生钱”。全市395家国企不花财政一分钱全部完成改革任务,并实现国有资产增值170倍。

二是“腾笼换鸟”模式。建立非上市公司股权报价转让系统,合理出让部分股份,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形成以股权换资金、以股权换发展的生动局面。亚新科南岳(衡阳)有限公司外方股东投资到期后,衡阳先以底价收购原外方股东持有的67%股权,再通过资本市场转让股权,吸引国内外6家战略投资基金参与重组,实现企业IPO成功上市,国有资产增值5.8亿元,该资本运作案例被列入北大MBA教学案例。紫光古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连续2年亏损的情况下,通过启迪古汉定向增发,募集资金2.87亿元,当年实现盈利2000多万元,ST成功摘帽,公司拳头产品“古汉养生精”畅销海内外。

三是“借鸡还蛋”模式。创新金融工具,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创业资本筹集机制和市场化创业资本运作机制。一方面,做实基金项目。建立高新投产业基金和土地基金,为企业融资10亿元。鼓励银行承做抵押知识产权的融资业务,为有基金投资项目的企业提供 “绿色通道”和信贷优先政策。另一方面,做优债券项目。先后发行20亿元湘江流域综合治理企业债券、4亿元衡山科学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项目专项债券等一批优质债券,协调财政、国土、林业等部门合并规范财务报表,大力提升债权信用等级,定期开展本息兑付风险排查,不断放大债券融资效益。

三、坚持既保稳定又促发展,提升安置“获得感”

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举全市之力解决国企人员安置等问题,瘦身健体轻装上阵。先后安置职工30余万人,未发生一起涉及国企改革非正常性上访事件,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促进了高质量发展。

一是党建引领,确保“三分之二”。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做到国企改革进行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全面保障职工权益,坚持以人为本、公开公正、集体决策、务求实效,对1000余个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梳理,成立专班协调处理,做到政策到位、程序到位、工作到位;召开职代会,公开审议《企业改制方案》,表决《职工安置方案》,讲清楚分流安置的意义、要求、范围、待遇,达到让职工理解、支持、参与的目的,签字同意人数达到三分之二以上,真正实现企业“交得出”、政府“接得住”、社会“管得好”。

二是分类安置,确保“对号入座”。对在岗职工、不在岗职工、“法五”职工、“30年(25年)”职工、退休人员和残疾(特岗、工伤)等六大类群体,分别制定差异化政策,实施分类安置。扎实做好稳岗就业工作,通过开展劳务置换、划转业务增加岗位、地方政府提供岗位、再就业培训等措施,实现了“八个一批”,即离退休一批、提前退养一批、协议安置一批、解除合同一批、特岗补偿一批、竞争上岗一批、推荐转岗一批和就地创业一批。

三是贴心保障,确保“供养无忧”。争取到社保陈欠5.9亿元一次性挂帐、分期支付,落实3331户困难职工棚改及廉租房相关优惠政策、职工低保政策。政企双方合力依法解决养老保险历史欠费核销和接续的操作路径,充实职工个人账户,实现集体职工“老有所养”;医保机构按特困企业医保补贴政策给予支持,实现“病有所医”;结合人员分流情况,失业保险机构对协议安置人员统筹调剂使用失业救济金,在产能转移企业实施低保扩面,实现“失有所保”。

四、坚持既补短板又上台阶,打造产业“升级版”

以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通过技术联姻,机制创新,推动国企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和中高端领域进行布局,加快建设现代产业强市。

一是发扬独特优势,构建“产业+”。结合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重点培育汽车、有色金属及新型合金、化工新材料、新型能源及电力装备、生物医药等14条优势产业链。依托汽车产业传统优势,推动弘湘公司与威马新能源汽车战略合作,依次落地凌帕新能源电池、威马整车等四个项目,形成以威马汽车为龙头,带动华菱星马、泰豪通信、衡山专汽、南岳电控、衡东机油泵等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与制造的现代化产业链条。引进稀土高性能铝合金项目、车载无人机飞控项目等,总投资额近60亿元,落地达产后产值达500亿元。

二是发掘新型业态,支持“创业+”。盘活闲置资产,促进产业集聚。对无产能、无市场、负债率高的76家国企400多万平方米厂房和老旧设备进行整修,催生23家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7家。创业基地共孵化了576家中小企业,吸纳3.6万名劳动力就业,每年贡献产值300多亿元,创业职工“骑着单车进去、开着小车出来”成为常态。原铝制品总厂建成三叶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形成了以汽车配件、农机配件、变压器、节能环保、医疗器械为主的机械加工产业体系, “三叶模式”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小微型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三是发挥综合效能,完善“服务+”。加强对投融资平台公司的信用保护,促成弘湘国投、城建投信用等级被联合资信评为全省地市一级最高等级AA+。每条产业链构建了“一位市级领导、一个承载主体、一个行业协会、一家金融机构、一批高校院所、一个联合党工委”的“六个一”组织架构。推动国有企业上市,认真抓牢抓实“五个一”:举办一期上市后备企业专题研修班、筹建一个企业上市辅导中心、办好一个企业发展论坛(船山论坛)、设立一支股权投资基金、梳理完善一套企业上市扶持政策,陆续扶持10余家企业分别在主板、新三板成功上市,6家企业正在完善上市前期工作,50家企业进入上市企业后备库。(刘民伟 王立异)

【责编:予笙】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