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江苏省盐城市以三年综合成绩全国第二的名次,荣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是盐城继“世遗名片”后,摘得的又一个“金字招牌”。
功劳归于市民,荣誉属于市民,这其中也包括80万亭湖儿女。
2018年,盐城启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主城区,亭湖区牢固确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工作导向,全面强化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不断放大主阵地效应,坚持为民创建、本质创建、长效创建,紧扣城市建管“十没有”“二十有”标准,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为高质量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加快建设“四新”盐城扛起了“主城”责任。
80万人齐参与,唱响创文主旋律
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启动以来,亭湖区把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为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发扬“立说立行、敢抓敢管、善作善成”的作风,知责担当、主动作为。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多次专题研究、亲自部署落实;区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直接上手;抽调精兵强将组建的区创建指挥部,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各条块片区负责人、网格员、保洁员、巡查员等也尽锐出战、履职尽责,构筑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创建办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创建组织体系。
围绕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老百姓最关心、历史欠账最多的问题,亭湖区制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累计实施惠民项目125个,所有创建项目、内容、标准、投入,都以群众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由区领导领衔,项目化推进,倒逼时间,挂牌销号,开展“干净行动、秩序行动、亮牌行动”等三个专项整治行动和“烟头不落地”等十个微创建,全力攻坚文明创建中的难题。
各级党员干部秉持敬业奉献和实干苦干精神,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工作推动创文各项指标的全面提升,赢得群众点赞的同时也拉近了干群关系。
如何让群众对创建从不理解到支持,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是一个渐变式过程。亭湖区持续加大文明创建的宣传力度,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创建中来。以社区小区、背街小巷、广场公园、商场车站、建筑工地围挡、电子屏等为载体全方位开展社会宣传,完善街道、社区、公共场所宣传专栏并规范发布,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万份,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文明理念在群众中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激活了全民创建热潮。越来越多的市民行动起来,参与创文、奉献创文。大家从多拾一张纸、少吐一口痰,进行一次文明出行开始,争做传播文明的使者,展现文明的践行者。
为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亭湖区还常态化开展月度测评公布排名情况,连续三年邀请第三方专业测评公司开展模拟测评并作专题培训。建立问题交办制,平均每日交办问题400余条,整改率达到97.5%以上。在区级主流媒体开设“创文亮剑行动”专栏66期,动真碰硬曝光问题,督促整改、激发担当精神。
“大家以‘创建在我’的责任担当和‘创则必成’的决心勇气,自觉成为文明家园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有近水楼台的主城优势,有市区联动的强大合力,有共建共享的同城福利,创建工作也就事半功倍、水到渠成了。”该区创建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用心用情办实事,文明城市为人民
11月16日,天刚放亮,文峰街道朝阳社区居民程玲来到双元路菜场选购菜品,“这里升级改造后,环境干净、设施齐全、分类明确,就跟进超市一样,让人买着放心,吃得也安心。”
农贸市场是市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场所,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一环。按照“升级改造一批、关闭拆除一批、新建补充一批”的思路,亭湖区对农贸市场进行全面整改,人民路、大庆路、国园壹城、富祥、双元路等农贸市场实现干湿分开、生熟隔离、整治美观、安全环保,基础配套、环境秩序、文明氛围大大提升,俨然成为城市新名片,“美净序”替代“脏乱差”成为购物新体验。
各地、各相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把功夫下在平时、用在基层、放在细节,找不足、查短板、促整改,不留死角,不打折扣,广泛深入开展综合整治、文明街巷创建扮靓城市面貌,加大“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力度,高标准新建改造公厕,城市主要道路口建设遮阳挡雨棚,推动社会停车场智能化改造,集中开展拆违增绿行动,城市环境和功能持续改善,居民群众过上“好生活”的同时也过上了“美生活”。
25条路段268个点位撤垃圾桶2274只,各镇(经济区)拆除垃圾池1087座;累计规范出店经营10000余次、取缔露天烧烤80多家;清理隐藏垃圾、杂物3500余车次;设置烟头收集器4650余只;新建改造公厕228座;将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全部纳入托底管理范围内,对迎宾新村、红卫小区等54个老旧小区进行整治,完成2111面楼道墙面美化,新增楼道灯10189盏;整治背街小巷175条,做到道路硬化无坑洼不平,排水设施完善,路灯电缆完好率达100%;组织拆除各类广告牌4499块,其中,店招标牌 3873块,大型落地广告241块,大型楼顶广告49块;出新店招标牌1238块,涉及城东、城中、城北地块的21条主次干道和商业繁华地段;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试点建设,开展“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文化进万家” “德法涵养文明”等主题活动600余场;疫情期间开通全区中小学抗疫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开展心理疏导服务4218人次……一组组数据的背后,城市面貌在无声中得到改变,城市的品位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也让每位市民感受到了生活在这样的城市真幸福!
串场河、蟒蛇河、新洋港合围环绕的先锋大岛,半年前还是低矮破旧的房屋、杂乱无章的棚户区和老旧市场、易淹小区,如今已是一块块广阔平整的碧青绿地、一条条绵延交错的崭新道路,展现着美丽亭湖、现代新城的全新面貌。亭湖区将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与老城改造、黑臭水体整治、建筑工地治理等工作相结合,全面提升城市洁净水平,不断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向更高层次和水平。
志愿服务成风尚,文明之花开满城
每天上下班人流高峰期,在文港路与大庆路交汇处的十字路口——五星岗,总能看到志愿者沈书英忙碌的身影。她一边协助交警和辅警维持交通秩序,一边向过往群众宣传交通法规和安全知识。“当这个劝导员不是为了名和利,就是想为社会多做点贡献!”沈书英坦言,“这几年,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开展,路口违章的人越来越少,交通秩序也越来越好。”
身穿红马甲,头戴红帽子,志愿者是创建过程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亭湖区通过发动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机关干部等群体,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自2018年成立“德·自在”志愿者联盟以来,已开展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1.3万场次,活跃志愿者近11万人,志愿服务总时长达700万小时。
环境展现城市形象,秩序彰显市民素质。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战鼓再次擂响以来,亭湖区紧扣“常、长”创建导向,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创建过程成为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过程,初步形成“人人都是文明建设责任人、日日都是文明建设进行时、处处都是文明建设新亮点”的生动局面。
姜洪是五星街道一名普通的保安,月工资只有 3000 元,而最近他在路边捡到了 9 万元现金,这相当于他两三年的工资。“不是自己的钱,再多也不能拿。”姜洪没有动心,果断选择报警,最终物归原主,获得10月份“江苏好人”称号。
100多场次道德典型“五进五讲”的宣讲,35期“道德云讲堂”的录播,“我为农户代言 助农奔小康”“诚信建设万里行·亭湖篇”主题宣传、“我爱我的祖国”“为文明城市添彩,让共享单车回家”“一盔一带,安全常在”“书香亭湖,阅读美好”“共享文明,志愿同行”等特色公益活动的开展,让道德、文明的力量入目入耳入心入行,先进典型不断涌现。仅近三年,亭湖区就新当选中国好人4名,江苏好人12名,盐城好人21名(组),市道德模范3个;省文明家庭2个、全国文明家庭2个,创建“软实力”持续提升。
从社区到农村、从机关单位到企业、从医院到学校,从东亭湖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到中茵海华诚信主题广场,一幅幅精彩的创建公益宣传图片、一块块生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板感染着无数干部群众,文明之花的绽放正潜移默化地推动着城市的进化和发展。文明热情的服务窗口、不断涌现的道德模范、覆盖大街小巷的“红马甲”志愿服务……随处可以感受到学文明、讲文明、促文明的浓郁风气,体现着亭湖人的文明素质,展现出空前的凝聚力。
文明创建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亭湖区上下必将以创成全国文明城市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使命担当,常态长效、久久为功,让文明之花在亭湖大地生根结果,为全力打造“五新”主城、建设美好亭湖奠定坚实基础!(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