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突出党建引领民族团结示范县创建工作,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维护边疆和谐稳定,呈现出民族团结一家亲、互帮互助同进步、边境一线繁荣稳定的良好局面。
党建聚力,共画民族团结“同心圆”
把创建工作与党的建设深度融合,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与党史学习教育、“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等有机融合,提升广大党员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认识,进一步坚定立场、坚定信念、自觉做民族团结坚定的维护者、坚定者、捍卫者。同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互帮互助、纠纷调解等作用,着力解决群众困难、满足群众需求、化解群众矛盾,使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县的“主阵地”。
民生保障,共耕民族团结“暖心田”
始终把为各族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目标,2016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01.9亿元,实现脱贫57996户211173人,15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末的45.85%降为零,“直过民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实现整族脱贫。把就业增收作为维护民族团结稳定的第一民生,通过搭建“党建+人社+村级劳务合作社+企业”的劳务输出平台,在澜沧县20个乡(镇)157个行政村和4个城镇化集中安置点成立农民劳务合作社,开展“点对点”有组织劳务输出就业,全力推进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做活、做好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同时,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站点),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文化引领,共创民族团结“一家亲”
坚持把保护、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举办扩塔(春节)拜年活动和阿朋阿龙尼(葫芦节)、新米节、火把节等民族传统节庆,实施雪林乡左都大寨《阿佤恋》传统风俗实景探寻剧项目,制作大型歌舞诗《牡帕密帕》,《快乐拉祜》唱响澜沧民族团结幸福赞歌。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契机,依托勐朗烈士陵园、东主革命遗址、景澜六军政委员会澜沧分会遗址点、宁江县临时人民政府遗址等红色资源,把革命遗址变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课堂,大力传承、弘扬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充分发挥学校课程教育主阵地作用,在全县中、小学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通过唱民族团结之歌、绘民族团结之花、跳民族团结之舞,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三治”融合,共建民族团结“平安堤”
不断完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为各族群众提供多元解纷和诉讼等“一站式”服务,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双语法官”和人民调解员作用;建立完善村(居)民小组基层自治规章制度,把民族团结、邻里和睦、禁毒防艾等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提升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水平。把法律法规学习教育纳入“万名党员进党校”设置课程,开展法律“六进”普法宣传活动,组织群众学文化、学科学、学法律,守牢民族团结生命线。注重德治建设,发挥德治在基层治理中涵养道德、培育文明、促进和谐的基础作用,带动形成崇德向善、守望相助的文明乡风。(李 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