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四川达州市召开促进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新闻发布会。会上,达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唐艳玲对市政府印发的《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达州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和《达州市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健康发展十条措施》(以下简称十条措施)相关内容作了介绍。
据了解,今年3月24日,达州市政府印发了《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达州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实现该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助力达州建筑行业做大做强做优意义重大。4月28日,市政府又研究了《达州市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健康发展十条措施》,成为该市因城施策推动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具体行动。
据唐艳玲介绍,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该市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市场环境不断优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是,建筑业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不高,与达州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建设幸福宜居中心不相适应。因此,市政府制定了《若干措施》,将进一步优化建筑产业结构,提升建筑工程品质和建筑产业现代化水平,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实现良性发展。
《若干措施》从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支持建筑企业做大做强、扶持企业开拓市场、强化行业监管和强化服务保障等五个方面,提出18项具体政策措施。其重点为:
加快推动绿色发展。引导建筑企业加快数字建造新技术应用,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发展,逐步实现降碳目标。到2025年,全市城镇规划区内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要达到100%,其中一星级建筑占比80%;新建建筑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50%以上。
强化科技质量引领。加大新技术的集成与运用、加强智能建造应用场景建设,政府性投资项目带头推行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方式。对获得省级、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授牌的企业,以及获省级、国家优质工程奖或优秀建筑企业奖的,将分别给予奖励。
加快骨干企业培育。支持建筑企业向投资、融资、建设、运营于一体转型。力争到2025年培育30家工程总承包以及50家专业领域龙头骨干企业。对新晋升高等级资质的建筑企业,分别给予奖励。
营造更优发展环境。加快建立建筑产业联盟,既支持本地企业开拓省外市场和国际市场,也支持市外高等级资质企业到该市成立全资子公司。相关建筑企业到达州发展的,给予政策补贴。完善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和企业诚信数据档案,推动信用评价在招投标中的运用,严格工程预结算管理,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强行业自律。
今年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明确提出“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全国包括郑州、兰州、昆明、重庆、眉山、资阳等在内的80余个城市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对达州而言,随着城镇化率不断提升,青年人、新市民住房问题显得较为突出。通过政策支持,更好的满足他们合理购房需求,显得十分必要。市政府出台《房产“10条”》,就是坚持“房住不炒”原则,强化城市主体责任。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支持刚需群体破解居住难题,实现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利企方面,从优化供地、简化手续、减缓企业资金压力等方面,明确新出让的商住经营性用地,按不低于起始价的20%确定竞买保证金,土地出让价款按规定比例在一年内分期缴纳。根据企业信用实行预售监管资金差异化管理,加大对优质房地产项目,尤其是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金融支持。
惠民方面,金融机构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满足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和最低贷款利率。适当放宽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充分发挥公积金在住房保障中的积极作用,明确二孩、三孩家庭在市域内购买第二套新建商品房的,视为首套房,享受首套房利率,同时贷款额度可提高10万元。允许符合条件的缴存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或贷款为子女或父母在市域内购买自住住房,实现公积金互助。在中心城区购房的,公积金可按比例留存后实行“又提又贷”。同时,鼓励开发企业对符合条件的各类人才、新青年、新市民在中心城区购买首套新建商品房住房,以及二孩、三孩家庭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在市场价格基础上给予每平方米100元的优惠。通过给予预售监管资金、信用加分的方式,支持房地产企业实行交房即交证,打消购房户“办证难”的顾虑。
据悉,《房产“10条”》从印发之日起,执行期限到今年12月31日。下一步,该市还将配套出台深化整治房地产市场乱象的措施,依法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让购房者买得放心、住得安心。(胡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