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共安彝族乡新河村认真落实省、市、区关于“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要决策部署,探索“4个3”机制,运用“三大要素、三大模式、三大抓手、三大路径”有效解决行政村合并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难融合”发展的问题,形成了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稳定增长的良好局面。2021年,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9.7万元、同比增长20%,人均集体收入42元,荣获2022年度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
以“三大要素”为保障,增强发展“动力”。一是深化组织引领。通过整合村支部、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3个村级组织力量,明确村党组织领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明晰村民委员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责定位,重大事项必须经村党组织研究决定,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二是强化人才保障。结合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全面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成功引导外出务工创业能人、农村致富带头人7名进入村“两委”班子,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100%。整合种植基地、龙头企业等资源共建人才实训基地,实施“农村家庭能人”培训行动,共培育高素质农民85名、合作社带头人6名,吸引25名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三是优化机构重组。充分发挥村党组织领头作用,通过清产核资、成员确认、股份量化和债权债务移交,夯实集体经济融合发展基础,整合原3个村的腾达农业服务中心、小河子农业服务中心、哈叶坪农业服务中心,成立新河村股份经济合作联社,予以登记赋码,开办银行账户,取得特别法人资格、重新赋予市场主体地位。
以“三大模式”为载体,激发发展“活力”。一是自主生产“经营”模式。利用中省财政扶持资金成立腾达花卉种植基地,在新河村三组征租用土地约10亩修建花卉基地,在新河村一组修建有150㎡花卉展示厅,每年花卉销售及租赁收益约5万元。今年3月初,新进一批花卉,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售卖,预计收入15万元。二是资金入股“分红”模式。将产业扶持基金、资产收益等各类财政扶持资金入股到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产业,合同约定各自占股比例,实行按股分红。分别投入加大农业产业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一村一业”资金20万元入股军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金正养殖专业合作社、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按入股资金6%比例实行保低分红,全年共分红近10万元,该收入模式占全村集体经济收入60%。三是资源资产“出租”模式。通过盘活村集体所属的土地、房屋、设施设备等闲置资产,采取出租方式实现集体经济收益。将一组永久桥底下闲置空地租赁给当地建筑商用于存放建材等物资,每年集体经济增收1万元;将三组便民服务点以每年5000元租赁给当地合作社法人,用于电商推广;将原新建老村委会以每年10000元租给铁塔新建单位;综合利用新河桥头洗车场外地磅房土地每年5000元租给商户等。
以“三大抓手”为载体,挖掘发展“潜力”。一是抓好基地建强。着力构建以粮油和生猪为主导、藤椒和茶叶为特色的“2+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连片发展藤椒150余亩,高山有机茶叶基地400余亩,发展高标准农田500亩,形成颇具特色的主导产业集群,有效带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二是抓好利益联结。突出龙头带动、品牌培育、利益联结作用,建立“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利用江沟复垦土地投入资金60万元到金泓公司,发展现代蓝莓种植,打造集观光、采摘、娱乐一条线为主的文旅产业路。三是抓好业态融合。整合产业基地、村落民居、自然风光等资源发展大峡谷旅游新业态,积极打造一组、二组道路及两侧房屋特色提升及民宿建设和五组“大峡谷旅游支线”等4条“大+小”旅游环线,积极培育农家乐、民宿客栈等,预计带动全村取得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
以“三大路径”为纽带,修炼发展“内力”。一是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两项改革为契机,原3个行政村优化调整为1个村,摸清“三资”家底,清理核实资产总额1988万元,量化集体资产200万元,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为股份经济合作社1个。二是扎实抓好两大战略衔接。将农村集体经济壮大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重要抓手,联合驻村工作队有效帮扶,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小组,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57万元,探索将74万元产业扶持基金转化为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力争脱贫村2022年人均集体经济收入达50元以上。三是高标准规划产业方向。与悉地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开展合作,高标准编制《新河村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按照“园区建到哪里、产业就发展到哪里、利益联结就跟进到哪里”思路,配套发展主导产业,规划设计园区内基础设施,实现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简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