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江经济带 > 城镇发展

四川广汉:数字工具赋能基层治理 持续革新提升服务效能

2022-11-29 14:23     中国发展网

“两项改革”前,广汉所辖乡镇整体呈现“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密、实力弱”的特征,农村人口“空心化”、产业“空壳化”、老人儿童妇女“三留守”尤为突出。“两项改革”后,18个乡镇调整后设12个镇街,减幅达50%,建制村(社区)由221个调整为121个,减幅超45%。在资源要素进一步优化,乡村治理版图重新拼装后,对基层治理能力的要求被摆在了突出位置。机构锐减、服务半径增大、服务人数倍增、服务范围扩大,这给广汉的乡村治理带来了极大挑战,如何在改革大潮中理顺基层治理路径,提高服务能力,成了摆在市镇村三级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广汉是怎样从两项改革“后半篇”中顺应潮流,理清思路,找准方法,获得开启基层治理的“金钥匙”?

一是改革出新招,数据跑腿替代群众跑路,服务便化。围绕“增强服务能力”“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效能,实现常规业务足不出镇村。2022年初以来,市行政审批局在全市中心镇村同步持续深化“综窗”改革,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加强“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拓展线上办事渠道。梳理完善全市镇村便民服务事项指导目录,结合县域片区经济发展和便民服务需求,推动多项政务服务事项向下延伸,多点可办。天府旌南片区推行“全岗通”“掌上办”,将便民功能运用到政务服务上,探索“社区综合服务体”,谋划“五社联动”。以便民服务中心省级示范点推动“综窗改革”,推行“一室多用”“便民代办”,梳理公共服务事项195项,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同时,“为村+服务”覆盖全市121个行政村的“疫情救助”“预约审批”“生活缴费”“供求信息”“法律服务”“惠民政策”等47项常需业务,在家门口满足个性化需求。

二是服务定标准,阵地三化建设,办事亲民化针对农村三留守现象,片区化、集约化布局建设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设立村级互助养老服务点,实现县有养护院、镇有区域中心、村有服务点的三级立体养老体系。依托社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在试点镇村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点。打造一站式社区综合服务体,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建设。在全市镇村布局便民服务中心(所),以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为重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优化服务功能。小汉镇积极落实“减负增能”27项村(社区)依法履职事项,探索44项“预约上门”“服务到家”协办事项,打造舒心、便捷的服务阵地,切实把党群服务中心(站)建设成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前沿阵地,擦亮为民底色。坐班制施行后,镇村服务的大门常开,为民办事不打烊,一改过去“上午磨洋工,下午楼空空”的现象。即来即办、限时办理、代办服务、预约服务成为基本套餐,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是治理找方法,数字平台衍生适用“工具”,路径畅通化。数字平台的开通,让普通群众自我管理村庄成为易事。“为村”实名注册10.7万人,覆盖党员4900余人,“为村+”平台延伸出“为村+党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累计发出公开信2340余封,办实事4000余件,评出典型案例100余个。“为村+议事”改变了以往村民参与村务出席率不高,意见无法及时表达,大小事务无法准确知晓的尴尬,石梯村通过线上议事功能,村民踊跃发表意见,发起在线投票,筹资1.6万元安装路灯19盏,解决了群众夜间出行难题。石梯村获批成立德阳市首个村级慈善基金,5天之内筹集善款7.8万元,增添了基层自治“底气”,“党建+慈善基金”同步在12个镇街大力推行。去年全国首个“乡村治理骨干”培训班在广汉开班,为广汉的乡村培养了一大批“积分制”人才,全域推广“积分制”,通过党员积分评星管理和村民“积分制”同向发力,提升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金鱼镇投入16万元建立广汉首个“AI人脸识别及预警智慧平台”,全面掌控各类基础信息和不稳定因素。按片区划分大中小三级网格,各大网格配备治安巡逻队队长、网格长,确保片区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有人负责管,有人具体抓,“警村共建”项目选派优秀干警到村挂职为基层治理再加砝码。(市两改办 廖兴举)

【责编:沈中琴】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