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江经济带 > 城镇发展

四川内江:传承竹编技艺 助力乡村振兴

2023-03-06 16:26     中国发展网

 

图片 1

 

3月1日,在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高梁镇杨岭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钢刀破开竹子的爆裂声,蔑匠拉扯竹条的唰唰声,此起披伏,破竹、分篾、剖丝、编

织…一挑一落间,一根根竹子便在谢勇军和蔑匠们手中变成了一个个结实、美观的竹编雏形。

图片 2

舍弃生意扛担子

返乡拾起童年编织梦

今年35岁的谢勇军是土生土长的杨岭村人,他出生在村里远近闻名的“篾匠”世家,从祖辈开始就靠竹编手艺养家,从小耳濡目染,跟着爷爷学编织竹编。

大学毕业后,谢勇军在成都做电脑批发生意,生意做得有声有色。2016年春节回家探亲,听父亲讲述了篾匠行业生存艰辛,竹编市场也不景气,越来越多的篾匠丢掉了这门手艺,父亲表示也想放弃竹编生意。谢勇军想到竹编像是从小陪伴自己长大的“伙伴”,眼睁睁看着它从繁荣走向没落,他心中满是不甘和不舍。为了传承竹编技艺,他和妻子商量将成都的生意交由妻子独自管理,自己则回家重拾技艺。

回到家的谢勇军,在父亲的帮助下,走访了本村和临近村的老篾匠,邀请他们继续编制竹编,自己则想办法找销售渠道。就这样,在他的发动下,共有200多名老篾匠加入了他的“竹编大军”。

为了让竹编产品有长久的销售渠道,谢勇军走访了成都、重庆等地的电商企业,通过批发的形式将竹编工艺品销售给电商平台。通过谢勇军的不断努力,现在的竹编产品订单不断、供不应求,凭借老篾匠们精湛技艺编织的竹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图片 3

优化生产模式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谢勇军返乡传承竹编技艺也得到了杨岭村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为了使竹编技艺发展的更好,在村两委的带动下,2022年10月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电商+农户”的模式,以党建引领,业主经营,农户务工,电商销售,进一步推动竹编产业规模化发展。

现在每天在联合社编制竹编工艺品的老篾匠有15人左右,“我们现在年龄大了,没有体力干农活,每天在这儿来编蔑条,一个月能挣1500左右,还能教一下年轻人,很不错!”80岁的李远发一边编织竹编一边说道。除了固定到联合社务工人员外,大部分村民都是将篾条带回家,利用农闲时间编织竹编。目前联合社编织的竹编产品有簸箕、筲箕、箩兜、提兜、背篓、蒸米盖等10余种,除了这些日常生活用具外,联合社还编织竹编工艺品摆件,促进了传统竹编技艺的发展。

图片 4

农文旅联动

培育竹编传承新力量

“这个竹编手艺是上一辈传给我们的财富,我希望通过生产的形式,传承、发扬老手艺,希望这种老手艺能走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谢勇军一边整理竹编一边说道,现在的手艺人越来越少,十年后肯定就更少,不想老一辈的手艺就失传了,为了使竹编技艺得到传承,谢勇军通过老手艺人带新人的形式,免费招收学徒,学编制竹编工艺品。为了进一步传承这一门编织手艺,扩大影响力,谢勇军采取农文旅融合发展方式,发展竹编技艺体验馆、研发竹产业相关项目等,吸引游客亲临体验竹编的各道工序,老篾匠手把手教学,让游客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与乡村特色文化的魅力,有效推动特色产业与现代农旅融合发展,助力村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

谢勇军表示,下一步将吸引更多的村民加入“竹编大军”,优化竹编工序流程,提升生产效率,扩大产能,满足线上线下市场供应需求。同时,将不断创新竹编产品的种类,生产更多个性化产品,打造有特色的竹编品牌,扩大影响力,使竹编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周雪梅)

【责编:宛卓】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