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常宁市白沙镇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党建+”模式,推动基层党建与产业、文化、生态等工作深度融合,走出一条党建强、产业旺、农民富、家园美的乡村振兴“幸福路”。
党建+产业,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子”。围绕产业发展,白沙镇坚持抓基层、强基础,不断筑牢镇、村两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创建“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工作机制,大力发展油茶、白芍、丹皮、尾生、黄牛、无渣生姜等特色主导产业,助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国洪生态合作社、康发种养合作社通过打造中药材产业文化园,每年接待游客7000余人。该镇通过整合资源,优先发展特色产业与优势产业,打造“白沙镇无渣生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推广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沙烧饼”,做优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壮大寻常百姓的“致富路”,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工作情况纳入工作实绩考核指标,以党支部为单位,统一考评管理办法,评星定级、分类管理、评优选先,强化党建引领,护航产业发展。
党建+文化,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党建引领农文旅发展,白沙镇依托百年古街、传统村落、历史遗迹、常宁汉剧等本土特色资源,探索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深挖传统文化内涵,集中整合各村历史文化概况,通过“入户宣传”、“主题党日”等形式,让更多村民了解文化、传承历史。村两委干部与驻村工作队以日常巡逻、参与修建等方式加强对传统村落和历史风貌的保护。该镇以非遗项目“汉剧”和“白沙烧饼”为抓手,以乡村美术馆和奇石馆为载体,每逢节假日组织“传承人”进行汉剧表演,让文化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以文化助党建,以党建促乡村振兴,使文化焕发新光彩。
党建+生态,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白沙镇通过划定党员责任区,实施党员包片责任制,确保每个重点治理区域、重点部位、关键位置都有党员干部包抓,积极发挥党员在生态环境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党员干部生态理念,不断注入党建引领活力。同时,该镇充分调动群众参与,2022年累计拆除旱厕580余个,拆除空心房70余栋,新建标准化公厕8座,铺设污水管网5900米,新建人工湿地4处,集中统一规范农民建房33户。以发展“五园经济”(药材、生姜、动物、油茶、植物)为突破口,持续加大历史破坏区域复垦复绿力度,按照“一村一风貌、一景一格调”的思路,全面提升乡村发展整体形象,让环境从“盆景”到“风景”再到“钱景”。(刘民伟 邓勇 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