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宣汉融媒手机客户端上点单,希望为村里腿脚不便的老人们免费体检。家庭医生志愿者蒋福浪接单后,迅速上门精准服务,为老人们免费检查身体!”近日,四川省宣汉县龙泉土家族乡高架村党支部书记向应田说,只要村民在线上“一键点单”,志愿者就会在线下“精准服务”,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烦心事、愁盼事,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近年来,宣汉县作为四川省10个“两个中心”融合发展试点县之一,创新打造点单、接单、派单、晒单、评单“五单”管理系统,对群众需求进行精准匹配、及时跟踪、快捷处理,实现志愿服务活动高效化管理,让志愿服务更精准、精心、精细,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按需点单:服务对象更“精准”
“我们接到群众在宣汉融媒客户端上的点单,明确了志愿服务对象。根据群众需求,立马组织薅草锣鼓志愿服务宣讲队进行宣讲服务……”宣汉县龙泉土家族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黄集光说,他们走进龙泉土家族乡坪溪社区,以“争创禁毒示范·共创平安宣汉”为主题,将禁毒防毒知识融入唱词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宣讲。
“我们薅草锣鼓志愿服务宣讲队,把禁毒、防诈骗等安全知识,编成薅草锣鼓唱词,唱给群众,让大家增强防范意识。”龙泉土家族乡薅草锣鼓传承人、志愿者袁诗平说。
近年来,宣汉县创新工作模式,引导群众可以通过打电话方式“有声”点单,可以登录“宣汉融媒”APP在“点单”模块发布志愿服务需求“无声”点单,在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设置群众需求“直报点”,群众可直接现场点单,引导群众“有事请‘上台’说话”,合理表达诉求、寻求帮助。今年以来,宣汉县群众点单量达到3100余条。
热心服务:为民办事更“精心”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来到宣汉县天生镇仙桥社区共享书吧,只见大学生志愿者王少男正朗诵着诗歌,来自社区的留守儿童们手捧书籍声情并茂地跟读。
据天生镇仙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曹先银介绍,他们积极回应社区居民刘国碧的“点单”需求,精心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热心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爱心辅导暑假作业”志愿服务活动,免费为社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点亮留守孩子暑假生活。
哪里有需要,志愿者就出现在哪里。宣汉县积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争当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开展帮助村民抢收粮食、生产自救等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余时能帮、遇事即帮、预事就帮”的宣汉志愿服务理念。
近年来,宣汉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作用,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1600多支,发展志愿者20.7万人,按照“行业对口、就近分配”原则,将志愿服务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从群众点单、平台接单,到提醒派单,只需要在手机上点几下屏幕就能完成,志愿活动开展后,我们还会在平台上进行晒单,让群众根据满意度进行评单,这一套完善的运行机制,大大方便了我们开展志愿活动!”曹先银信心满满地说。
目前,宣汉县已经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2万余场,覆盖群众24万余人。
文明铸魂:移风易俗更“精细”
“把握雷锋精神时代内涵,不断凝聚前行力量.....”宣汉县蒲江街道巴人小区居民符纯华参加了“一勺米”公益活动后,通过耳濡目染,深受启发,“如果人人都像雷锋一样甘于奉献、乐于奉献,我们的明天将会变得越来越好,人民生活将会过得越来越幸福!”
“这项活动开展得很好,不仅融洽了邻里关系,还教育了一大片群众.....”宣汉县蒲江街道党工委书记周颜说,仅仅一个小时,敲响邻居100余户,募集大米60斤,及时将募集物资赠送给华融社区石湾廉租房三位困难老人,一股文明新风悄然兴起.....
如今,宣汉大地春潮涌动,到处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农民精神面貌不断提升,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文明行为蔚然成风。
近年来,宣汉县依托全县46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营造“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良好氛围,带动全民共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涌现一大批志愿服务队,推动文明实践在基层生根发芽、遍地开花,提高群众思想素质,破除陈规陋习,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新风正气。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群众既是服务对象,也应是志愿服务的参与者。只有让群众、干部、志愿者互动互融,才能形成小事难事不出村、急事大事不出镇的闭合回路,铸精神文明之魂,扬时代文明新风。”宣汉县大成镇党委书记陈大双说。(来源:宣汉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