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江经济带 > 城镇发展

广汉市“三度”联动 打造最优政务服务环境

2024-04-30 17:36     中国发展网

四川广汉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政务服务重要决策部署,提高政务服务广度、深度和力度,为经营主体和办事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服务。

拓宽政务服务广度

一是服务下沉拓广度。推动政务服务向企业身边集中,依托园区“一厅四中心”,即“园区政务服务大厅+企业服务中心、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人才服务中心、园中园服务中心”,及时为企业提供孵化、产业指导、投融资、技术交易、人才引进和职业培训等服务,每月组织开展行业领域面对面交流会,打造涵盖日常生活、子女就学、社保医疗等“一站式”“保姆式”的“园中园”特色服务片,下放相关事项至园中园,实现园区办事不出园。二是横向延伸拓广度。与8家银行签订《“政银合作”框架协议》,在银行网点开通营业执照办理业务,目前已签约银行网点34个;与邮政签订《快递服务协议》,为企业提供双向免费寄递服务;在便民服务中心(站)开设“政务+供销”窗口,将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47项供销高频服务事项纳入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发挥工商联网点多、服务优的优势,协调工商联合会在联东U谷和南山控股产业园区设立政务服务直通车站点,在镇(街道)商会设立企业服务驿站,通过集中办公、驻点指导、帮办代办、远程共享等方式,实现政务服务窗口前移。三是激发内力拓广度。组建“高精专”帮办代办服务团队,提高队伍业务能力,拓展业务开展范围,打造一支涵盖经济运行、商务服务、项目建设、金融担保、财务管理、企业党建等专业人才服务队伍,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开展全生命周期服务。开展领导干部“上门服务”“靠前服务”,落实领导走访企业机制,领导团队每月下沉企业两次,了解收集企业经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汇总后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促进问题的解决和政策的落实。

挖掘政务服务深度

一是挖掘“一窗办”服务深度。设置“无差别综合窗口”,高频事项向综合窗口集中,实行“前台综合受理、中台业务支撑、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实现“导办一口清”“受理一窗办”“服务一条龙”,切实解决企业“来回跑”问题,缩短审批时限。强化工程项目审批改革和“并联”审批机制,减材料、提速度,破解审批事项互为前置问题,实现重大项目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开工、开工即冲刺。二是挖掘“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深度。在全省率先实施“一件事·跨域办”服务新模式,以国家、省重点“一件事”和川渝“一件事”清单为基础,梳理广汉市“一件事·跨域办”事项目录,与青白江区、新都区、金堂县签订《“金青新广”政务服务同城化协议》,企业群众可在四地任意一地政务大厅“跨域通办”窗口提出申请,通过“全程网办”“异地代收、属地受理”“异地受理、异地办理”“邮寄送达”等方式,让企业、群众不受地域、层级限制,实现“跨地域、跨部门、跨层级”办事。三是挖掘“一站办”服务深度。推行集成办理,减少工程建设项目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报装环节,简化报装资料,降低报装成本,通过实施“水电气视信”联合报装等措施,实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联合踏勘、多点联办”办理模式,将办理时间由66个工作日压减到15个工作日,切实解决“多头跑部门、反复填资料”等影响工程开工进度的问题。

加大政务服务力度

一是加大领导重视力度。成立产业突破专班,开展打造高质量营商环境主题工作会,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四川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升行动方案》《德阳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等政策文件,并印发相关通知对民营经济相关政策进行大力宣传。二是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设置重大项目服务专区、惠企政策服务窗口,开辟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梳理《广汉市惠企政策办事指南(2023年版)》,印制成册在惠企窗口免费发放,使企业知道惠企业务怎么办、如何办。推动“惠企政策”进企业,推广使用“德阳市惠企政策通”平台,惠企政策实现“应上尽上”,在市政务大厅设置“惠企政策窗口”,梳理上传惠企政策和措施。共计33条,居德阳排名第二,12706家企业在“德阳市惠企政策通”平台注册,推送政策111085次。三是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建立《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系会议制度》《广汉市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办法》《广汉市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办法》《广汉市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等制度办法,提高审批透明度,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截至目前,实现政务服务办理结果双向免费寄递服务,免费打印复印,新办企业首套印章“免费刻制”等措施,30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除国家法定契税和收费项目外,企业群众办事“零成本”。推动政策直达快享,“退减免扣缓”各项税费4.95亿元,帮助企业争取资金5000余万元,协调融资29亿元。全市市场主体总数达4.4万户,同比增长12.65%,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呈现双增长局面,新增市场主体对经济发展信心增强。规上工业企业突破400户,排名四川区(市、县)并列第2位,产业质效显著提升,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广汉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536.5亿元、增长6%,扭转低速增长态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30亿元、达32.6亿元,增长1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进一步提振了预期,坚定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刘敏)

【责编:徐采薇】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