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江经济带 > 城镇发展

昆明市域空间发展新蓝图——安宁嵩明双核驱动 九县区协同构建现代化空间格局

2025-03-07 17:28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讯 3月5日,昆明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安宁市、晋宁区、东川区、富民县、嵩明县、寻甸县、宜良县、石林县、禄劝县、九县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标志着昆明市域空间发展进入系统性重构新阶段。这份承载着未来15年发展愿景的战略蓝图,以"生态优先、功能互补、特色发展"为核心理念,为各县区擘画出各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双核驱动:安宁嵩明共筑市域副中心

作为规划体系中的战略支点,安宁市与嵩明县双双锚定"昆明市域副中心城市"定位。安宁市将依托"新型工业化主阵地"优势,重点管控中心城区天际线,打造"人文螳川、公园城市"特色风貌。其西部生态屏障功能与工业文明将实现有机融合,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发展范式。

嵩明县则以"东部新城"为发展坐标,构建"现代制造业基地+产城融合示范区"双轮驱动格局。通过推动县城、经开区、职教新城"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形成"一核双轴六区"城镇格局。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县创新提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将传统坝区农业升级为复合型产业体系,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二、特色发展:几大板块绘就生态人文图景

晋宁区以500里滇池为生态基底,着力构建"国际康养+鲜花产业"双名片。通过昆阳、晋城双核集聚,形成精细磷化工与现代物流产业走廊,其"高原滨湖公园城市"定位凸显出昆明南向发展新支点的战略价值。

东川区立足长江上游生态修复使命,创新打造"水陆联运枢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严格保护新店房等四大农业集中区的同时,通过"山水铜韵"风貌管控,将资源型城市转型与生态修复有机结合,开创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三、卫星城镇:富民县打造山水园林典范

作为规划体系中重点强化的卫星城市,富民县"山水园林卫星城"定位独具匠心。该县构建"两带两园三区"生态格局,通过平顶山、望海山生态屏障建设,强化昆明中部生态安全。在城乡空间塑造上,"螳川花园地、山水田园城"的定位精准把握了坝区与河谷地貌特征,创新提出"绿色产业发展区"概念,为近郊县域发展提供新范式。

四、全域统筹:生态安全与城乡融合并举

寻甸县通过构建"高原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复合模式,塑造"山清水秀人美"新形象。其"昆明北部生态屏障"定位与黑颈鹤保护区管护形成生态闭环,展现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昆明智慧。

宜良县紧扣"花乡水城"特色定位,在阳宗海流域治理中创新"水岸共治"模式,通过南盘江生态廊道建设,实现健康产业与生态旅游的深度耦合。石林县则以世界自然遗产为支点,构建"文旅+现代农业"双引擎,其传统村落保护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辩证统一,彰显出文化传承的时代价值。

禄劝县在"一核多心"城镇格局下,创新实施"两翼驱动"战略:东部依托转龙发展文旅康养,西部借力乌东德发展绿色能源,中部通过团街、中屏构建城乡融合示范区。这种"三区联动"的发展架构,为山区县域振兴提供了新思路。

随着九个县区规划全面落地,昆明将形成"双核引领、多极支撑、全域协同"的发展新格局。这种打破单中心结构的空间重构,不仅将缓解主城"大城市病",更将为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提供强有力的空间支撑。未来十五年,这片土地将书写新时代的"春城故事"。(昆明规划建设)

【责编:程昱萌】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