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7日,笔者来到成都市公安局新津区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进行观摩,实地了解成都公安规范执法办案建设的成果。
据了解,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是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有力抓手, 2019 年,公安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开展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推行执法办案、监督管理、服务保障“一体化”运行机制,打造“规范、高效、安全”的执法办案模式。成都公安先行先试,在新津区分局试点建设了集中执法办案区、案件管理区、涉案财物管理区及合成作战、智能辅助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有效破解以往涉案财物保管不规范、执法全流程缺乏监督等问题。
据新津区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 年 12 月新津区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完成建设,2020年3月正式通过市公安局验收。目前,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面积约1000平方米,共计 34 间功能室,分为人身安全检查区、信息采集区、等候区、询(讯)问区、辨认区、尿(毒)检区六大功能区。中心配备专职辅警16人,实行3 班2运转的运行模式,全天候供分局民警执法办案使用。
该中心运行以来在规范公安执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执法全流程闭环式管理。中心实行人身安全检查、信息采集、等候、询(讯)问、辨认、尿(毒)检六大功能区+指挥研判和监督管理+派出所分中心的“6+2+X”功能管理模式,实现“行为标准化、管理系统化、流程信息化、全程可视化”“四化”特色,真正实现对执法全流程闭环式管理。实现对嫌疑人“无死角”监控。通过“人脸识别+定位轨迹”实时掌控办案区内嫌疑人动态。智能监控系统可自动将嫌疑人进入办案区后的全部活动,不间断无缝隙全程记载,行动轨迹自动合成、录音录像下载刻盘、自动上传,并自动将嫌疑人进出各功能区的时间同步到《办案区使用情况登记表》,从源头上支撑执法办案工作。实现“人性化”执法保障人权。在对嫌疑人进行传唤或询(讯)问过程中,系统可根据嫌疑人的到案时间和持续时间,向办案民警发送保证嫌疑人饮食和休息的提醒,保障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询(讯)问未成年人时,自动提醒管理员、办案民警通知监护人到场。自 2020年 3 月运行以来,执法办案中心共办理案件 735件,登记入区人员 1352 人,整个送审过程秩序井然、流程规范,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未发生一起民警被投诉事件。
成都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开展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打造集办案区、案件管理区、涉案财物管理区及合成作战、智能辅助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办案场所,推行执法办案、监督管理、服务保障一体化执法工作模式,是成都公安2020年推动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执法办案能力水平、高水平推进法治公安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新津区分局试点建设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运行情况,这也是我们公安机关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一个缩影。
下一步,成都市公安局将在各区(市)县局全面铺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力争达到“以先进的科技手段倒逼执法行为,以规范的执法行为促进案件质量提升”的目的,真正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中感受到公平和正义。
顶层设计,高规格组建执法管理委员会。“站高才能谋远”。公安执法点多线长面宽,执法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执法质量的优劣。成都市公安局党委班子将执法监督置于公安工作核心地位来谋划,从顶层设计入手,高规格组建执法管理委员会,以彻底解决当前公安执法过程中出现的不严格、不规范问题。该执法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统筹、协调、督促、推进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推动各项内部执法监督管理制度落实、研究解决执法突出问题、研究讨论重大、疑难案事件的处理,并实行专题会议制度,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研究重大敏感案事件及需要专题研究的其他执法事项。
同时,成都市公安局还印发了《成都市公安局关于建立执法管理委员会机制的通知》,各区(市)县局执法管理委员会参照市局执法管理委员会组织构成,负责研究本地区重大执法事项,研判本地区执法形势。市局各警种专职委员会,立足本警种执法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案件管辖分工,落实重大执法案事件集体审议制度,并对本警种条线的执法质量进行总体研判和把握。目前,市、县两级执法管理委员会均已实体化运行,多层次、多维度布局执法监督格局,综合研判和整体掌控全局执法质量,有力提升了全市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完善制度,高效率启动过错追责机制。“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已成为公安机关执法的共识。为切实杜绝违规办案情况,市公安局印发《成都市公安局关于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切实提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的通知》,加大过错执法责任追究力度,保证全市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正确履行职责,做到“谁办案谁负责、谁违法谁担责”,有效实现了案件可“回溯管理”,以执法办案效果的提升促进群众满意度的上升,为共建共治共享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还建立了网上视频巡查中心,对全市执法办案场所开展网上巡查;外派检查工作小组针对突出执法问题开展专项检查,收集执法问题,集中在全市警情研判会上进行通报问责,要求出现执法问题的单位立即整改。截止目前,已在市公安局六期警情研判会上通报执法问题 93 个,涉及 14 个区市县公安局和 2 个业务处队,执法问题整改情况良好。
创新发展,高标准打造“警民链”存证监督平台。针对当前受案立案环节监督难、群众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市公安局创新将区块链技术与执法监督场景相结合,策划了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警民链”场景应用构想,即利用区块链技术匿名性、去中心化、公开透明的特性,通过“警民链”平台,让人民群众与公安机关成为记账的平等主体、信息交互的关键方,打通人民群众与公安机关信息交互“最后一公里”,从技术层面规范、监督民警前端执法行为,弥补监督空白地带。这一场景应用构想在“2020 成都首届创交会”成功亮相,王凤朝市长率队前往参观,并对“警民链”给予充分肯定。预计 2021 年可完成“警民链”平台开发与建设,并在部分派出所、办案大队、业务警种开展平台试点。
提能强基,多种形式开展执法大培训。“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而执行的核心在于人”。在公安执法中,执法民警规范办案、法制民警审核把关、领导干部监督审批三个环节至关重要,直接决定案件质量的高低。为此,市公安局着力从三个层面提升执法主体能力建设:建立典型案例指导制度,围绕社会治理的热点难点,选取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典型案例,供全市执法民警在办理相同或相似案件时参考借鉴。截止目前,共印发《成都市公安局指导性案例汇编》八期,收编指导性案例 37 个。开展“以考促学、以督促改”法制民警实战大练兵活动,坚决:贯彻落实平江局长“以考促学、以督促改”指示,按照“需要什么培训什么,欠缺什么培训什么”原则,扎实开展法制民警实战大练兵。2020年,在“法制大讲堂”和“警官夜校”的基础上,还组织全市22个区(市)县局法制大队长、法制民警以及市局执法勤务警种法制民警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法律知识培训班,开展了法律知识辩论赛和模拟法庭对抗赛。近期,还将梯次组织全市法制民警法律知识和公文写作考试。推进领导干部“率警执法、带队办案”机制,在《县级公安机关2020年度执法质量考评细则》中明确规定,县级公安机关局长、政委每年各主办一件以上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每位副局长每年主办两件以上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2020年全年,全市公安机关局(处)长、政委共办理各类疑难刑事案件187件,办理行政案件71件,为一线执法民警树立了榜样。同时,局法制部门对公安执法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关键环节和处置要点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精心归纳,编制《成都公安执法工作应知应会手册》,供全市公安副处以上领导干部以及执法办案的科所队领导干部随身携带和随时查阅学习。(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