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近日,绥江县南岸镇团结村三个“熊孩子”终于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熊成龙、熊成真两兄弟没有和其他小孩儿一样拥有有趣的玩具、漂亮的衣服、可口的零食,甚至没有父母的爱,兄弟俩缺少孩子应有的活泼与朝气。两个孩子的父亲名叫熊昌根,患有严重精神残疾,母亲多年前生下兄弟俩后不知去向,伯伯熊昌乾为二人的监护人,却为肢体三级残疾,照料困难。团结村驻村工作队听说情况后,几次三番走访了解详细情况,想要寻求办法改变两个孩子的现状。
驻村工作队在与民政部门沟通对接后,发现两个孩子符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条件,如果认定成功,便可以送往绥江县儿童福利院,让孩子接受专业的照料,像其他孩子一样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可事情难就难在虽然熊昌根是村里人都知道的精神病患者,却没有权威的医疗证明,而认定孩子符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必要条件则是要提供熊昌根患有精神残疾的证明。多方打听后,驻村工作队决定联系昭通市精神卫生中心及县人民医院上门为熊昌根进行精神疾病鉴定,最终鉴定为精神残疾三级。
可准备工作做好后,几经劝说,监护人对将孩子送去福利院还是犹豫不决。为打消监护人的诸多顾虑,确定孩子是否愿意在新的环境里生活和成长,团结村驻村工作队及民政助理员自己联系车辆,带领他们来到福利院参观和了解情况,确认愿意入院后,于8月11日正式将孩子们送往儿童福利院,并享受福利院所在地医疗、教育等配套政策,孩子脸上是藏不住的欣喜,监护人更是连连感谢团结村驻村工作队的付出。
同日送往福利院的还有团结村12岁的熊友顺,因监护人熊琴年老且缺乏照料能力,认定符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条件。
团结村驻村工作队扎实而有温度的工作是该县驻村干部积极投身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今年五月,绥江县按照省市要求,向33个重点村和1个易地搬迁安置区选派34支驻村工作队、108名驻村干部。选派以来,各驻村工作队深入村(社区)开展工作,切实把群众“所想所盼”当做工作目标,以过得硬的作风、甘于奉献的精神,用心用情用力推动乡村振兴建设,为群众带去希望。
把脉问诊,做好群众难题“贴心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该县驻村工作队坚持吃住在村,挂片包组深入农户走访帮扶,做到农户情况说得清、群众难题心中记、解决困难责任明。选派以来,驻村工作队尽心履职,在帮助农产品销售、解决产业就业、农村危旧房拆除、新冠疫苗接种、人居环境提升等多方面作出努力,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理清思路,干好基层党建“指导员”。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坚强堡垒。驻村第一书记及党员干部组织关系全部转接到村,并将建强基层党建作为中心工作,查摆所驻村(社区)党总支、片区支部党建工作短板弱项,督促抓好“三会一课”等制度落实,指导开展发展党员工作,带头组织参与支部组织生活,有力推动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切实增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持续开展“三讲三评”、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提升凝聚力战斗力。
分析研判,画好产业发展“作战图”。为帮助部分村(社区)解决产业薄弱问题,帮助群众实现持续稳定增收,驻村工作队扎进田间地头走访调研,在摸清村情、吃透政策的前提下,利用可协调资源,围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康养等领域,为产业规划把脉找向。结合村级集体经济相关规定,积极协调成立合作社,延用“党支部+公司+合作社+能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开展股份制、科学化管理,为产业发展提速,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目前,中村村通过对接和协调多方力量和资源,正在规划集茶厂观光与水果采摘为一体休闲娱乐项目,草莓种植及冷水鱼养殖计划正在实施当中。
担当作为,当好乡村发展“加速器”。积极响应“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号召,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驻村“第一课”,用最快的速度掌握村情村貌,着力挖掘所驻村(社区)特色优势和短板,为下一步参与乡村规划编制打下坚实基础。真正把所驻村(社区)当成“第二故乡”,把群众的期盼当成工作的“落脚点”,利用“三讲三评”、入户走访等时机,逐步向群众讲清村庄规划的重要意义、工作思路和美好蓝图,团结党员、群众支持村庄规划、参与村庄规划,形成干群一条心的强大合力。(绥江县委组织部 杨淑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