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王余亮 李慧娟 记者袁雪飞报道 “隔离点”是一个被标红的特殊场所,是离病毒最近的地方,但有的人却毅然选择“逆流而上”。
李慧娟,党员积极分子,江苏省灌云县委党史办一位90后公务员,当得知县委组织部抽调人员组建隔离点,她不顾家中年仅4岁的女儿的依恋,第一个响应组织的号召,主动报名,及时到岗,冲锋在前,无怨无悔。在汉庭隔离点,她的身份从女儿、妻子、母亲转变为这场战“疫”的战士,她在感染风险最大“疫”线岗位日夜坚守35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年轻一代“战时有我、用我放心”的责任与担当。李慧娟同志笃信:“牢记初心,不惧挑战,勇担使命,疫线有我,谁说女子不如男。”
隔离点工作事多人少又繁杂,哪里任务多就重点协助,哪里人手缺就加入其中,李慧娟总是会出现在最需要人手干活的地方。李慧娟主要负责信息报送组和后勤保障组工作,本来就一人做两份的事,她还经常主动帮助其他组工作,同事都亲切叫她“管家”。
隔离点的“贴心管家”
李慧娟所在的后勤组工作多而繁杂,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有事无巨细的忙碌。隔离点每件物资的摆放和库存就像刻在她脑海里一样,凡她经手的物资品种、型号、规格,谁要随到,调拨无一差错。她每天要负责近100名隔离人员和工作人员的70余种防护物资、生活物资的申请、接收、清点、登记、供应、库存更新等工作。一个月以来,共申请入库医疗防护物资、生活物资、办公物资60余次,物资总数量8000余件。
进驻初期,隔离点所需的生活物资、办公物资需求量大且需自行协调或购买,她常常刚端起饭碗或躺下休息,就接到物资配送电话,楼上楼下一天跑上十几次,经常气喘吁吁。有时凌晨三四点的时候防疫工作群还会跳出消息,一有突发情况,马上就要跟进。最吃紧的那几天,每天只能睡上四五个小时。在隔离点出现特殊病例的几天时间里,她还化身心理辅导员,和队友们相互鼓励、相互打气。隔离点里多了些笑声,少了点紧张....琐碎的工作、纷繁的头绪,重大的责任,她是汉庭隔离点的“贴心管家”。
精益求精 追求完美
她对待工作像有一团火在心里燃烧,这团火来自对每份工作的追求与挚爱、负责与敬业。她刚接手隔离点信息报送组工作时,对防疫业务一窍不通。她不断摸索学习50多种隔离点医学防控表格、台账资料,向同组有经验的医护刘妍请教。每到深夜,信息报送组房间的灯依旧明亮,隔离人员告知书、核酸信息录入、健康体温监测、感控检查记录、值班记录、解离告知单打印、装订、整理督导整改方案……一个月以来,共上传8000余条隔离人员信息、每日整理更新50余份台账资料,撰写5份整改工作方案。加班到凌晨已是常态,在电脑屏幕上盯着密密麻麻的几百多条报送数据材料,也常常熬红了双眼。长时间伏案整理资料,她的颈椎病也犯了,没事,贴上膏药继续干。
除此之外,精通办公软件的她边摸索边总结,完善工作台账,把规范化管理落到实处。把隔离人员系统信息上传、物资登记、工作预案、值班表、消毒记录等资料一点点细化完善,大大提高了各组的工作效率,隔离点的台账资料也在各级督导检查多次受到表扬。
是坚守的战士 也是普通的母亲
3月6日接到抗疫通知后,她来不及收拾整理行李,第一时间就把孩子送回乡下老家,还来不及与婆婆多交待几句,就毅然转身直奔隔离点。李慧娟的丈夫次日也被隔离在封控小区,就这样,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就因“无情”的病毒被“人为”的分隔三地。
“妈妈,你还有多久才能回来呀”?很难想像,面对一个只有4岁的孩子呼唤妈妈的情景,该是多么的心酸呀!
“已经26天了,你怎么还不回家?”
1,2……27,28,29天了,过几天就回家陪女儿的承诺始终没能兑现。有谁知道她多少次面对女儿在视频前哭红的双眼和嘶哑的叫着“我要妈妈”的哭泣的场景……在女儿面前她多次“失信”了,但抗疫当前,她是那个最守信的人。
李慧娟的家庭群里常常有亲友问,“你妈妈回来了没有”?4岁的女儿总是哽咽又自豪地说,“我妈妈去抗疫打病毒去了,打赢了才能回来,我长大也要像妈妈一样勇敢做大英雄。”也许通过一次抗疫经历,父母的榜样力量真的能给孩子们从小种下“英雄”的种子,在合适的时间里,这千千万万颗小种子一定能生根发芽,终将长成参天大树。 这也许就叫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吧。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脚晦还明。三十多天汗泪交加、携手抗疫的经历,将是李慧娟同志及并肩奋战的战友们一生挥之难忘的记忆,深深的植入脑海,影响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