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他们用劳动铺就梦想,他们用汗水折射光芒。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敬业奉献,用勤劳的双手绘就美丽生活;他们在珠晖的各领域努力奋斗,用担当的胸怀撑起幸福天空。在工人阶级宣传月期间,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推出《榜样力量·最美劳动者》系列报道,致敬每一位辛勤付出的劳动模范!
人物名片:罗春禄,中共党员,衡阳市珠晖区衡昌东阳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衡阳市劳动模范
5月26日上午,衡阳市珠晖区东阳渡街道高栗村一片田垄里,青青的禾苗随风起伏。田埂上,两位身穿短袖衬衫的新农人正在观察禾苗长势。稻田的主人是衡昌东阳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春禄,他正和合伙人刘勇交流种植技术问题,“秧苗已经插下去半个月了,等天气好转了,就要进行施肥、杀虫等田间管理了”。
情系农田 激活种田思路
对于农田,罗春禄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他回忆说,小时候,那时村里人用牛耕地或者人工挖地,效率很低,家里人也只是在家干农活,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一家人生活过得很拮据。
“当时,大家都是种植早稻晚稻两季,亩产满打满算收入也不超过700元,只是告别了吃不饱饭、年年青黄不接的历史。”罗春禄说,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种粮不但不要交税,还有补贴。自己没有别的爱好,就爱种粮。
穷则思变,80年代末,20岁的罗春禄凭借年轻人的闯劲,说服家里人,在自家承包的部分责任田中搞起经济作物种植。上半年种植烤烟、生姜、西红柿等经济作物,一亩田收益1000余元,下半年再种植一季晚稻,这样一来,一亩田全年获得近2000元的收益让他尝到了“甜头”,人也开始逐渐“醒”了。
高收益更是激发了罗春禄的种田热情,计划在村里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产业,还要购买农机设备,用农民的朴实和勤劳,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初心如磐 当起“职业农民”
年少的罗春禄就跟着父亲在田间地头劳作,是个种粮的“好把式”。“民以食为天。作为一名农村党员,应该坚守‘粮’心。”罗春禄初心如磐。
2009年,作为一直没有离开过农田、深爱着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的罗春禄,发现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了,村里大量土地闲置撂荒,有些原来高产的农田逐渐失去了耕种产粮的功能,非常可惜。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们不种,我们来种。”罗春禄跟家人商量这件事:“现在国家大力发展农业,政策非常好,我想扩种增面。”家人知道罗春禄做事一向言出必行,决定给予他最大的支持。说来也巧,当年,东阳渡街道也正在想着怎样培养种粮大户。在得到东阳渡街道的支持后,他邀请了9位发小到家商量如何在逐渐荒废的农田上作文章,大家也是一拍即合。
而在当时,承包种田虽然是个新鲜事,但并不被群众看好,罗春禄淡然处之,默默干着自己认定的事业。
他牵头成立了珠晖区衡昌东阳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了农田1100余亩,起早贪黑,将荒芜的土地重新开垦。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如何提高种粮效益”又成为罗春禄一直思考的问题,他先后投资400多万元购买了不同类型的农业机械。施肥、翻地、除草、收割……样样亲力亲为,为管好这片水稻,合作社成员日夜呵护着禾苗。他们不但在自己承包的农田当中实现耕、种、收基本机械化,还为周边其他的农户提供机械服务。当年,合作社成员实现户均收入7万元。
放飞梦想 扩展“种粮版图”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罗春禄认为自己富裕了不算什么,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富裕那才算真正的富裕。多年来,罗春禄在水稻种植的新品种利用、农业生产管理、机械化种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及技术,他利用合作社平台,将种田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农户,从选种到下种,从选肥到施肥,从选药到用药,倾囊相授。辐射带动的农户人均新增可支配收入一年可达3000元。
村民刘银生告诉笔者,合作社为他代耕代种100亩水田,去年,他家的年收入达7万余元,还为村民提供了5个就业岗位。目前,全区使用无盘育秧、密室催芽、有序抛秧、机械插秧等先进现代种田手段蔚然成风。
每年春耕、秋收季节,罗春禄会招几十名临时工,为周边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岗位。“村民到我这儿来育秧、杀虫,每天都可拿到120元工资。”罗春禄说。
笔者在采访中意识到,罗春禄,这一个憨厚、少言、皮肤黝黑的普通农民,却有着颠覆农业生产方式的非凡志向:“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走出一条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之路。”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罗春禄实现了从从普通农民到“种粮达人”的转换,拥有大型农用拖拉机、收割机、高速插秧机、无人机等各种农机具20余台(套)的农机大户;流转稻田2000余亩,每年还为当地农户代耕、代种、代收面积达2600余亩。
“今年,我们正在筹建占地20余亩的育秧工厂和稻谷烘干中心。明年,计划流转水田3000亩,从育秧、插秧到收割、烘干,全都实现机械化。”罗春禄这位“新农人”干劲十足正在珠晖绘制着色彩斑斓的农业新图景。(唐兰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