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园区以“三个聚焦”为抓手,不断深化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融合,目前已初见成效。
聚焦队伍建设
激发志愿服务“新活力”
坚持党组织把方向、党员带头干、群众齐参与,发展会员单位36家,吸纳2.5万名志愿者。建立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动员模式,引导机关党员干部与包保社区对接联建,深化“向阳花” “红社领航”等志愿服务品牌。探索组建新兴领域志愿服务队伍,邀请新兴领域群体参加“绿园好风气,礼遇志愿者”座谈交流会,动员新兴领域从业人员积极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培育壮大应急志愿服务队伍,加大对暖阳志愿者协会的关注力度,帮助其协调场地、总结经验做法,推动专业力量与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涌现出了全国劳模李万升、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李思盈、吉林好人贾金国、长春好人王朝霞等志愿服务典型人物。
聚焦融合联动
点燃志愿服务“新引擎”
强化力量融合,推行“志愿者+社工”融合联动机制,引导绿园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和社会工作联合会联动,充分发挥二者的桥梁纽带作用,联合区直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举办“暖‘新’志愿服务”“雷锋精神代代传,志愿服务暖绿园”“‘爱与美同行,美业嘉年华’新阶联雷锋月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强化资金融合,成立全市首个支持社区发展的专项基金,推动社区发展专项基金成为整合各方志愿基金的链接者,社区居民诉求的回应者,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支持者。强化阵地融合,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党群服务中心、“春城驿站”、骑手友好小区实践样板、红色直播间等各类资源,推动志愿服务实现全面覆盖、协同运行。
聚焦项目建设
绘就志愿服务“新画卷”
以满足群众多元需求为目标,着力打造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助力基层治理。打造鼎庆“爱心食堂”项目,连续7年为环卫工人免费提供一日三餐,建立“工驿站”,累计服务32.85万余人次,为环卫工人构建“渴了能喝水、热了能乘凉、冷了能取暖、累了能休息”的综合服务场所。打造“伙伴领航站”项目,聚焦陪伴和辅导青少年,持续开展读书分享会、假期小课堂、自护小课堂、红色教育、传统文化、身心成长训练营等活动,累计服务1266名青少年,切实保证青少年假期有托管、学业有进步。打造关爱“折翼天使”项目,围绕特殊群体开展帮扶活动,累计帮扶患病儿童80余人次,对其中13位患儿进行了长期帮扶,营造了关心关爱特殊群体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