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2月7日电 “2017年实现成都平原大气质量的持续好转,是四川省环保系统的‘一号工程’。”今日上午,在全省环保大会上,四川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谈到,今年,四川省厅会与成都一道,为成都市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出一些真招真法。
于会文谈到,针对成都市的大气环境问题,将请国家队出手,帮助把脉问诊、对症下药、精准发力,并督促成都市对二、三圈层县区建筑施工扬尘、企业偷排漏排超排、燃煤禁烧等实行精细化管理。
2017年打响“三大战役” PM10下降10%以上
三大战役,对水,表象在水中,根子在岸上;对气,表象在天上,根子在地上;对土,表象在里面,根子在外面。记者了解到,2017年确定为“环境质量提升年”,力争实现全省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比基准年2013年下降10%以上,未达标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8%以上,地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1.9%,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增加至7个(新增雅安、巴中市)。全省地表水87个国控考核断面达到或优于III类的比例为78.2%,劣Ⅴ类断面水质比例控制在6.9%以内,沱江干流水质达标率上升到25%,岷江干流水质达标率上升到72%,省会城市成都主城区全部消除黑臭水体,其余市(州)城市主城区黑臭水体整治完成比例达到60%,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的比例为97.6%。全面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完成5万个点位的详查任务。全面完成国家下达四川省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四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
如何做好这项工作,于会文谈到,全省环保系统从上到下要做到坚持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这条“主线”,用好环境监测和环境执法“两个抓手”,强化环保督察、环境准入和环保法治“三个保障”,夯实科技标准、环保改革、党风廉政和宣传教育“四个支撑”,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保一片蓝天、还一江清水、留一方净土,为建设美丽四川提供坚实环境保障。
打好三大战役 省政府已和各市州签订军令状
打好三大战役,各市、县党委政府需要真正动起来。 于会文谈到,目前,四川省政府已经与各市(州)签订了军令状,市、县、乡都要层层签订,必须说到做到,不能放空炮。
“针对大气治理,各市县政府出人、出力、出钱治理,但各地的症结是什么、到底怎么治、主攻方向在哪里?以什么模式融资?这个药方得环保部门开。”于会文谈到,环保部门应该多要邀请院士、专家帮助把脉问诊、反复论证,拿出对症下药、精准发力的办法。
关于水环境的治理,于会文谈到,全流域的整体污染防治规划需要环保部门来制订。四川省厅制订总体的,各市(州)局参与,共同制订分流域、分单元的,形成一个可操作性、有针对性、有阶段性目标的总体防治方案,必须要实打实地做。“5月底前必须完成,现在开始就要全力推进。治水的投入更大,也要抓紧探索新模式,依法依规前提下,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在土壤的治理方面,四川今年的主要任务是调查摸底。于会文在会上说到,这项工作也一点也不能含糊,从取样、制样、标样、测试、数据、汇总、分析、出报告,每个环节都要一丝不苟、实事求是。否则结果不准确,就会严重影响决策。
“各级环保部门都要绘制作战图,真正做到挂图作战,按时限推进工作进度。大气、水、土壤都要分别绘制,倒逼各项工作必须按期完成。”于会文谈到,省厅三大战役办要先绘制一个作战图,拿出一个模板,各市(州)结合实际补充完善、参考使用。
同时,打好三大战役,环保部门必须要聚焦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注的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在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攻坚克难,先把主阵地攻下来。其他市(州)也都涉及到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要结合实际,研究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