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打造“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城市” 2019上海将建30个“标杆工厂”)
摘要:2019年,上海工业互联网发展生态体系初步形成,全市基于互联互通的智能制造能力、基于数据驱动的创新发展能力以及基于组织创新的资源动态配置能力实现总体提升,力争成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城市。
重点打造30个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培育300个创新发展应用项目,全市范围内建设3-5个实践示范基地、10个功能性公共服务平台(标准、试验验证、人才培训及安全检测等),涌现出20家以上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能够提供自主、安全、可控的系统集成与解决方案的服务商。
人民网上海2月22日电 日前,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应用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行动计划出台背景如何?计划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内容又在哪里?未来,会给上海这座城市带来怎样的挑战与机遇?
2月21日上午,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召开《行动计划》政策解读会,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邵志清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
2019打造30个标杆工厂 3-5个示范基地
精品钢产品生产工艺极其复杂,利用大数据从冶金工艺海量的信息中挖掘,上海宝信软件用“工业大数据+知识工程”提升了精品钢高附加值;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大型海洋工程装备协同研发与制造,上海振华重工开拓了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前期,上海一汽发布了“挚途”技术战略,着手从产品和研发两方面并行推动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在智能技术、感知技术、汽车人工智能AI技术和控制决策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在上海,越来越多的工业与互联网融合,越来越多的新产品新模式涌现。
随着融合深入,互联网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催生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模式,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
近年来,“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等都对工业互联网进行了部署,为今后一段时间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工业互联网成为了新时期落实两化融合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
为贯彻落实国家战略与工作部署,加快推进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顺势而出。据邵志清介绍,此次旨在全面推进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制造业转型升级。
《行动计划》中,明确到2019年,上海工业互联网发展生态体系初步形成,全市基于互联互通的智能制造能力、基于数据驱动的创新发展能力以及基于组织创新的资源动态配置能力实现总体提升,力争成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城市。
落实到具体实施,上海将重点打造30个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培育300个创新发展应用项目,全市范围内建设3-5个实践示范基地、10个功能性公共服务平台(标准、试验验证、人才培训及安全检测等),涌现出20家以上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能够提供自主、安全、可控的系统集成与解决方案的服务商。
聚焦六类重点产业 实施三大重点工程
在《行动计划》中,上海工业互联网将聚焦六类重点产业,实施三大重点工程,通过物联网、工业云、大数据等促进“工业互联、数据互通、应用创新”等关键环节的创新突破,实现制造业向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与服务化延伸等工业互联网“新四化”模式转型发展。
《行动计划》的任务简单概括,可称之为“1236”。
1为聚焦一批示范基地。在重点打造临港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向金山、嘉定、闵行、宝山和上海化学工业区等全市其他两化融合基础较好、产业带动明显的区域拓展延伸。
2则是指打造两类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如基础试验验证和标识解析平台等)和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如工业云和大数据等应用服务平台)以及工业互联网功能型平台。
同时,推进三级互联互通:包括产品服务互联互通升级、企业内互联互通改造、企业间产业链协同。
在重点产业方面将重点支撑六类:电子信息产业聚焦智能装配、智能包装与物流、智能检测与质量优化、个性化定制设计,装备制造与汽车产业聚焦互联网汽车、互联智能工厂、制造服务化、供应链协同、生物医药产业聚焦生产状态在线监控、产品全流程追溯、大数据应用创新、航空航天产业聚焦网络化协同研发、产品远程诊断、大数据应用创新,钢铁化工产业聚焦大数据应用创新、早期介入(EVI)、产业交易生态圈、都市产业聚焦云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众包众创。
据介绍,此次编制与《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28号文”和《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上海市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意见》以及工业云、大数据等上海市专业领域的规划内容相一致,较好衔接了国家和上海市级两个层面的要求;其次,瞄准了上海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抓住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关键环节,更加聚焦产业发展实际和企业微观层面,兼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打造“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城市”
不论是制造业端,还是互联网端,一直以来,上海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基础良好。
邵志清向记者介绍,“一是产业基础方面,上海制造业两化融合整体水平较高,汽车、装备、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行业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优势,且产业链配套较为齐全;一批工业领域系统集成商相对集聚。二是生态体系方面,上海市已成立“上海物联网产业促进联盟”、“上海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上海大数据产业联盟”、“上海工业云创新联盟”等产业协调推进机构。三是关键技术方面,中科院微系统所、公安三所、大唐电信、上海可鲁系统软件有限公司等传感器芯片、实时数据库等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四是区域示范方面,以临港为代表的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推动建设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和功能机构以及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区建设,创新体系建设初显成效。”
2016年5月,上海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工业互联网大会。会上,上海市经信委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打造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孵化基地,共同推进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和关键技术试验验证平台建设,合作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分支机构落户上海,共同推进上海市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城市。
期间,上海市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成功落地,上海临港综合示范区成为全国14家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之一。
中国信通院华东分院相关负责人贺仁龙表示,“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指导下,上海逐步建立了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部市合作机制。”
据悉,为了助推上海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还提出了五方面保障。组织保障方面,重点在政府、联盟、规划等方面建立健全协调推进机制;财税支持方面,加强专项资金和社会资本引导以及模式创新;标准制修订方面,加快工业互联网技术和共性标准制定和推广;人才培养方面,加强人才引进、校企合作和学科建设等;应用市场方面,加强工业互联网典型企业、项目培育和载体建设。
邵志清表示,“下一步上海将围绕国务院、工信部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上海科创中心和自贸区建设要求,抓住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战略机遇,进一步做好《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工作,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使上海率先成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城市。” (韩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