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创新不是规划出来的
李健
作为当前能够与美国经济相抗衡的重要经济体,欧洲的发展经验和做法都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尤其在创新发展领域,由于当前美国主导着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的标准和体系,包括欧盟、中国、日本等全球主要经济发展体都提出挑战的战略和策略,从欧盟关于自身创新发展问题、创新环境建设及创新生态系统培育等方面的经验总结看,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中方借鉴。
第一,注重“宽容失败、勇于试错”的良好社会环境培育,鼓励创新者勇于承担失败。主要宣传工具的应用,在报纸、网络及其他媒体方面宣传失败并非是一个贬义词,在试错中获取成功的经验是创新者的重要资产。此外,社会要给予创新者更大包容,让其在试错中可承担损失,不影响东山再起。
第二,创新发展并非规划的结果,规划在内涵上与创新存在本质的矛盾。中国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视规划的效果,通过科学规划把握发展方向是过去成功的发展经验。但在创新发展时代,规划的效应会大大削弱,与创新弹性发展的理念相悖。在未来规划中,必须创新思路,突出开放式规划、弹性规划的效应,在发展中不断听取社会各领域意见并调整方向,适应创新发展的需求。
第三,创新经济逐渐发展成一种全新经济形态,注重创新标准和创新模式的建设以培育竞争力。随着社会分工的全面深化,创新经济逐渐演变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其标准制定和发展模式的确立将产生巨大的垄断经济效益,这也是各国目前竞争的主要方面。中国城市创新经济的发展必须打破当前美国主导的创新模式,在自主创新战略基础上制定自己的模式,进而通过开放创新输送到其他国家,形成由中国主导的创新经济标准和发展体系。
第四,当前中国逐渐消失的人口红利和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发展压力,必将形成高福利、高工资的社会形态,要科学把握其对创新的负面效应。从欧洲的经验看,高福利、高薪水一方面对创新家带来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对于从业者又产生惰性心理。面对该种发展局面,中国城市必须制订新的激励措施,包括创造非盈利失业项目让失业者更多参与,通过创新发展思路,鼓励他们的创新和创业精神不消失,在经济好转时候迅速转入社会生产体系。
第五,在城市创新经济发育中,注重中小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创新价值链可以拉伸更多,不同类型企业可以担当不同的创新功能。创新标准制定可能更多依赖于大型企业的力量,但中小企业在创新经济中灵活、弹性作用又非大企业所能比拟,要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围绕核心支柱型大企业,打造和完善城市创新网络。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