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合作伙伴,而非“抢饭碗”的对手

2017-07-21 11:33     中国经济导报

原标题:人工智能:是合作伙伴,而非“抢饭碗”的对手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崔立勇

20个大大小小的配件,有条不紊地经过组装和检测,在流水线的尽头,摇身一变组合成完整的喷头。在宁波飞图自动技术有限公司的车间内,这条由机器人唱主角的生产线正在为余姚一家喷雾器企业量身定做产品,每分钟的喷头产量达到60个,这个速度相当于40~60名工人同时工作。

周而复始的繁重劳动不再由工人承担,而是交给智能的机器人来完成,这种“机器换人”的浪潮正在浙江悄然发生。浙江每年用于以“机器换人”为主的技术改造投资不低于3000亿元,85%以上的企业实施“机器换人”项目。在山东、安徽、广东等地,“机器换人”也正在有力推进。工人在寻找工作的同时,除了招聘台前拥挤的人群,竞争对手开始变成各种各样“冷冰冰”的机器人。

机器人不会一下子取代某个“工种”

由于研究侧重点不同,国际上还没有对机器人的统一标准或定义,很多人工智能设备被统称为机器人,这让机器人显得更加无处不在。

医疗机器人让医生的工作岗位减少,无人驾驶使司机“无活可干”,智能分析软件让财会人员越来越难以找到工作……相关消息接连不断。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不久前提出,未来10年将有50%的人会因人工智能失业。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坦承,机器人的大量应用确实将替代部分人类的工作,这是不能否认的发展趋势。

然而,“机器换人不会发生在某个产业整体或者某个企业的全部生产流程中,而是在某个产业或企业某些生产环节中大量应用,”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刘进长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不要误以为某项工作一下子就全部被机器所替代,事实上是“哪些环节适合采用才会采用”。在一条生产线上,很可能是人干一部分工作,机器人干另一部分工作。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曾在广东一家知名电梯企业看到,库卡等品牌的机器人在车间内大量应用,很多车间内的工人数量并不多,然而在绕电动机线圈的流程中,却有很多工人在手工操作。

“是否机器换人,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还是企业生产成本。”刘进长相信,企业家会计算购买和维修机器人的费用、机器人的寿命和折旧、产品质量提升的程度等。“合算”才是企业选择机器人的主要依据。

机器人带来的失业其实是就业结构调整

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总裁李正刚表示,机器换人的核心意义是“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健康。”他将机器人从事的工作分为四类:因劳动力短缺造成的没人做的事情;在深海、真空等环境下,人做不到的事情;高危、高强度条件下,人类不适合做的事情;可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比人类做得更好的事情。

人类应该更多从事自己感兴趣或创造性的工作,“千人计划”首批特聘专家、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院长甘中学给出这样的答案。

机器人让部分传统工作的岗位缩减乃至消失,但与此同时,机器人会派生出大量新的工作种类和岗位,例如数据处理、算法设计等。这种此消彼长的变化会促进就业结构调整,甘中学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凌云在中国机器人峰会上给出了例证:绍兴市上虞区通过机器换人和自动化改造,4年时间累计减少操作工人250万人,与之相对的是操作数控机床等设备的工人大幅增加。浙江相关职业技术学院的自动化、计算机等专业的毕业生,在市场上颇受欢迎。

事实上,回想起蒸汽机、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的历史,不难发现,变革带来的是生产力极大提升和人类工作方式变化。19世纪初,美国国内工作岗位的80%在农场,如今这个比例仅为2%。

“我的祖父每天在田里工作16个小时,他认为自己很忙。我们只要工作8小时,每周5天,但也认为自己很忙。”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曾公开表示,机器要做人类无法完成的事情,而不是“抢饭碗”的竞争对手。

产业拉动是机器人爆发的真正原因

企业机器换人,既是技术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有时是主动求变,有时是出于无奈。

我国机器人产销量已经连续多年快速增长,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7.24万台,同比增长34.3%。全球第一的增速,不能简单看作是机器人产业的“内部爆发”,事实上这也来自于产业升级的“外部诱发”。

“市场需求旺盛,机器人企业才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也才愿意投入资金研发生产。”曲道奎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2013年中国大陆的机器人市场规模不如新加坡,甚至比不上台湾地区。

芜湖瑞思机器人有限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国机器人产业从2014年开始迎来“黄金时期”。随着RV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中国机器人生产逐渐获得实质性进步。同时,机器人价格的不断下降,也让更多企业买得起、用得上。

除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如果将企业的选择放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观察,两个显著特点同样不能忽视:劳动力成本上升,激发企业机器人替代人工的诉求;劳动力供给下降,“80后”“90后”劳动人口成为主流,他们不再情愿从事单调重复、环境差的工作。

面对机器人带来的巨大压力,其实也不需要过分紧张。多位机器人业内专家告诉记者,由于诸多关键技术尚未突破,机器人对很多工作仍然束手无策。

例如,服务机器人正在进入家庭,目前实现的主要还是对话、唱歌、端盘子等功能,距离像人一样使用“手”来洗衣做饭,还有非常漫长的路要走。

机器人带来的改变将影响整个制造模式

甘中学表示,无论是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其核心都是“智能”两字,智能机器人无疑是智能经济的先导产业。

浙江的一家企业,过去一部电梯从签约到生产再到安装需要30天,如今随着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够了,真正在生产线上制造的时间已缩短至2个小时。企业从机器换人中尝到了甜头。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从浙江余姚经信局获悉,2016年度余姚市以“机器换人”为突破口,组织开展“机器换人”重点专项182项,项目总投资21.06亿元,实现企业核心生产设备工序(工位)减员8411人,人均产值提高3倍以上。

“机器换人”表面上看是减少人员,背后是基于物联网技术、数据建模、大数据分析的整套方法,为产品生产找到一个最合适、成本最低的制造模式。

曲道奎表示,将机器人的应用简单盯在“换人”上,显然视野太窄了,机器人不仅让产品质量大幅提升,也在“改变制造模式”。未来的制造业将会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进行整体集成,改变制造业的模式,而这也正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所在。

【责编:肖睿】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