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群一体化报告》发布 推动城市群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9-03-27 16:36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讯记者袁雪飞报道 3月18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北京发布《中国城市群一体化报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去年被上升为国家战略。报告分析认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基础好,经济总规模大,人口众多,国土空间充裕,区域均衡发展较好。但与珠三角相比一体化速度还是偏慢,区域连接性相对不足,区域间制度协同难度较大。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区域连结性,提升经济集聚水平。

推动城市群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

报告对我国12个大型城市群的一体化水平进行了评估,涵盖了157个地级以上城市,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9.57%。分析表明,所有城市群占全国经济份额的比重都得到提升,反映出经济活动向城市群集中的趋势。2006年至2015年,12个城市群占全国GDP的比重从70.56%上升至82.03%,年均增长超过1个百分点。其中,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经济份额超过40%。

推动城市群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报告发现,在2006年至2015年间,除了山东半岛外,所有其他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差距都在缩小。与此同时,除了成渝外,所有其他城市群财政支出差距相对于经济发展差距变得更加微弱,财政均等化的速度快于经济均等化。

课题组通过对区域经济聚集度、区域连接性、区域均等化、政策协同难度等四个维度的测量,对12个城市群的一体化水平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一体化水平稳居第一梯队,处于第二梯队的是山东半岛、京津冀、中原和辽中南城市群,京津冀2015年一体化指数不到珠三角的60%。

政策协同对一体化贡献影响巨大

在辽中南、珠三角和中原和城市群,连接性贡献超过50%,是最重要的一体化推动因素,其中辽中南该因素的贡献率超过了65%。在山东半岛、长株潭、成渝、关中、哈长、武汉城市群,经济集聚的贡献超过60%,其中山东半岛该因素的贡献更是超过了70%。在长三角和京津冀,政策协同对一体化的贡献比其他地区更突出,分别达9.8%和5.9%。此外还值得注意的是,辽中南、珠三角政策协同的贡献为负。

报告对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三大城市群一体化进行了探讨。京津冀一体化严重受制于区域内经济发展差距,以及由公共财政支出差距所反映出的制度协同困难。如果不包括张承秦邯邢,京津翼一体化指数得分显著提高,超过山东居第三位。报告认为,未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需要看两个关键变量,一是雄安新区能否发挥区域均衡发展的支点作用,二是京津冀与环渤海区域的山东半岛、辽中南城市群的协同。

报告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可期。如果将港澳纳入区域一体化测量,一体化指数有显著上升,这反映出该区域的协同发展大势所趋。

 

【责编:王圆磊】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