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江经济带 > 科教文卫

湖南衡阳雁峰区教育人风采录之送教上门,情暖折翼天使

——记飞雁学校爱心送教团队
2020-10-20 14:11     中国发展网

“你看,这是去年冬天我们送教团队在给福利院的孩子送教上门。”随着雁峰区飞雁学校教师陈梅的话语,目光定格在她手机里的一张照片上:小黑板前,四个穿着衡阳群众红马甲的老师拍着手,唱着歌,目光温暖慈爱,六个孩子围坐在她们身边,其中几个坐在轮椅上,他们注视着老师,脸上的微笑如花绽放。“我们在教孩子们唱《数鸭子》。那天,孩子们开心,我们也很开心。这些孩子虽然残疾,但同样很可爱。”陈梅说。

图片 4

飞雁学校是雁峰区唯一一所保有初中建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不仅承担起了学校服务区内所有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小学阶段的义务教育工作,还为全区所有初中阶段不能随班就读的残疾孩子送教上门。

自2017年始,飞雁学校就有了一支爱心送教团队,老师们用微笑传递温暖,用知识点亮希望,用爱心、耐心、热心,将教育之光带给重度残疾少年儿童,用美好的课堂丰盈这些孩子们的内心,丰富完整他们的人生记忆,帮他们补上接受教育这个人生经历中曾经缺失的重要一环。

用心:让每一次送教日成为福利院孩子的节日

衡阳市社会福利院坐落在南郊公园南侧,与飞雁学校只一园之隔。地理上的便利天然拉近了两者的关系,多年来,飞雁学校就是福利院孩子上学的定点学校。

2019年5月,在市、区教育部门和民政部门的关怀下,飞雁学校与衡阳市福利院牵手合作: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学生到校随班就读;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的学生由学校送教上门。

11

“社会福利院的适龄残疾儿童足不出户就能与学校老师面对面,接受跟普通孩子同等师资的义务教育,这在以前是做不到的。”福利院负责人介绍说,目前,福利院义务教育适龄儿童80余名,其中,经评估能够入学随班就读的3人,另外的孩子只能由老师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帮助他们实现接受教育的愿望。

“给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实现残疾儿童入学率100%,彰显的是政府对残疾儿童的关爱,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必须把这件好事办好。”在合作协议签订仪式上,雁峰区教育局负责人着力强调。

合作协议签订后,飞雁学校成为衡阳市首家挂牌的面向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爱心服务点。学校为语文、数学、音乐、美术、手工所有科目挑选了精兵强将,让福利院的孩子享受最全面优质的教学资源;制定了爱心送教常态化管理制度,走访、备课、上课、反馈、评价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建立了残疾儿童学习档案和学籍资料,姓名、年龄、性格、兴趣都详细记录在案,每一个孩子的特点都能被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都能被发现和尊重。

“每次送教,我们都努力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力争给孩子们带去知识,带去快乐,带上我们的关爱,传递社会的温暖,让每一朵花儿都有自己的春天,让每一次送教日都成为福利院孩子的节日。”学校校长、爱心送教团队领队邓朝晖说。

关心:送教,更多的是送温暖与关爱

“过去一看,发现很多学生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有些小朋友坐都坐不起来,更别提学习能力了。”回忆起第一次去福利院送教的场景,送教团队成员曾桔连说没想到。

为给这些孩子上课,送教团队费尽了心思,“一开始,准备了很多内容,但看到这些孩子的现状,我们改变了想法。”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送教团队决定让孩子吃“自助餐”。

对于五六年级智商水平的孩子,给他们上语文、数学:识字,造句,写短文……由浅入深;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从简到繁。学习能力低一点孩子的就给他们讲故事,读小诗,教他们画线条与点的组合,带他们做简单的手工,教他们唱儿歌,拍拍手,打打节奏。

虽然教学内容简单,但如何组织教学,调动学生,常常需要老师费九牛二虎之力。为此,送教老师带上了“放大镜”:细心捕捉和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培养和小心呵护他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对学习的自信与兴趣。“你真棒!”看到经过一番指导后终于拼出正确图形,杨丽华对市社会福利院患有先天性脑发育不良的小浩(化名)伸出了大拇指。听到老师的表扬,小浩为自己鼓起掌来。

图片 6

杨丽华是飞雁学校小学高年级组长,学校的爱心送教团队成员,“上课时经常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他们的脸,给他们一个拥抱,有时喂他们吃点东西。这些孩子虽然特殊,但他们同样喜欢得到老师的表场和赞许的目光。”在她看来,善于鼓舞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相比正常的孩子,这些孩子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更需要也更值得赞赏与鼓励。

几次下来,送教团队的送教思路由开始的迷茫逐渐变得清晰起来:“送教上门,送知识只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是送关爱。”多次参加送教的陈梅深有感触地说。

“现在上门送教,我们都会带上玩具、作业本、水彩笔、牛奶、饼干送给孩子们。有一次,我们把带去的小黑板也一并送了出去,让他们感到,只要我们一去就会有获得感、幸福感。”邓朝晖说,老师们对他们的学习不会提过高的要求,只要他们快乐成长就好。

“我们很喜欢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希望他们能天天来。”十岁的小玉坐在轮椅上,缓慢而清晰地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愿望。

学校总务主任王良鹏每次去福利院,都会有一个男孩扑过来,抱着他叫哥哥。“能被他们当亲人看待,说明他们内心已接受了我们,我觉得很高兴,很有成就感。”每当有人跟他说起这一段经历,王良鹏一脸欣慰。

图片 7

分层教学、赏析教育、爱心陪伴,老师们春风化雨般的行动有了回报。据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说,如今,福利院很多孩子爱上了学习,有的喜欢阅读,有的喜欢上了画画,还有的经常会哼上几句儿歌。

耐心:送教最需要的是爱与坚持

飞雁学校要为全区所有初中阶段不能随班就读的残疾孩子送教上门,送教对象分布区域广,有些学生个人信息变动后未及时更新,送教工作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是找人难。

“那天下着小雨,天气湿冷,寒风刺骨。”陈梅回忆早几年前到欧水岭水表厂家属区走访一户残疾儿童家庭时说,他们拿着上级部门提供的残疾儿童名册,首先到社区查,查无此人。然后只得按照名册地址,在那栋楼一单元一单元一层一层找,当时正值拆迁,整个楼层都搬走了,最后只找到剩下的一个老婆婆,才终于从她那里打听到那户人家的新住址。“就跟《寻情记》一样!”陈梅感慨。

好不容易找到了地址,进了家门,见到了送教对象,又面临与他们的沟通障碍。很多学生是身体、智力双重甚至是多重残疾,有些还有心理、精神问题,这些重度残疾儿童大多在语言交流方面存在着障碍。很多小孩只会说简单的方言或者根本没有语言能力,“我们教师用普通话与学生无法沟通交流;而且有些家长也听不懂普通话,教师向家长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也存在着沟通困难。”杨丽华说。

图片 8

“还有些孩子不配合你,教他们学写字,他把你的笔扔掉,或者在你的手上乱画。”陈梅介绍说,面对这些情况,老师们依旧微笑面对,耐心交流。

让送教老师最难堪的是某些家长的不配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还要对家长进行心理辅导,多与家长沟通,帮助家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取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陈梅和曾桔是飞雁学校最早参加送教的老师,从开始至今,已有六、七年时间,谈到这些年让他们一直做下去的原因,她们都说:只有一个字“爱”。是啊,面对这些折翼的天使,如果没有一颗“幼吾幼及人之幼”的博爱之心,没有“有教无类”的师者担当,没有“传道授业”的教育情怀,没有“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又怎能坚持下来?

据统计,近年来飞雁学校爱心送教团队的老师们为孩子们送教上门 200多次,受益学生达1200多人次。

图片 9

秋风起,黄花香,雁阵南翔。秋天的早晨,阳光灿烂,沿着那条熟悉的送教道路,向着爱心指引的方向,飞雁学校的爱心送教团队又一次出发,他们要用知识与微笑托起残疾少年儿童的双翼,赋予他们升腾生长的力量,不离不弃,一如既往。(刘民伟 邓勇) 

【责编:予笙】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