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每天早上七点钟就下地干活了,我起床晚,吃不上热乎乎的早饭已经习惯了。”一位瘦弱的小男孩在“青芽食育”儿童课堂上说道。江南大学“青芽食育”团队自成立以来,已走过全国5个省市区、37所社区学校,累计受益超3000人次。在这条漫长的公益之路上,团队成员与各地儿童深入交流,发现潜藏在儿童膳食意识缺乏、不良饮食习惯等背后的“隐性饥饿”问题越发凸显。
温饱之后,“隐性饥饿”浮出水面
江南大学“青芽食育”团队曾多次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昆玉市、云南省保山市隆化区芒宽民族中学等地开展儿童食育课堂。他们发现,西部儿童以零食代替主食、偏食挑食、不吃饭等问题普遍存在。“其实不光咱们连队,我们这的小孩子都有饮食习惯上的问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四团四连连长向团队成员介绍道。除了在西部,“青芽食育”团队还在江苏省无锡市多个社区开展儿童膳食营养健康调研,他们发现这里的儿童们更关注是不是吃饱了、吃的东西喜不喜欢,但对于是否有营养、是否达到膳食平衡,孩子们也都不太重视。
得益于脱贫攻坚战和“营养餐计划”的实施,儿童的餐饱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在餐桌上,大量营养餐被方便面等低营养食品取而代之,不规律、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正影响着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据统计,全中国仍有超过一千万的儿童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由于偏食、挑食等原因导致的营养失衡所带来的“隐性饥饿”成为中国乡村儿童平均身高偏低、肥胖超重率骤增的重要诱因。
“‘营养餐’到位了,为何会存在‘隐性饥饿’问题?”这是萦绕在团队成员心中的一大困惑。
直面痛点,“青芽食育”应时而生
2019年6月,江南大学食品学院8名志愿者发起成立“中国儿童食育计划——儿食团队”,聚焦乡村地区,旨在通过饮食教育,让中国儿童形成正确的膳食营养意识。团队总结实践经历发现,解决温饱问题的“营养餐计划”在大力推进的同时还存在配套不足问题:一方面,乡村儿童缺乏完整的营养教育,父母常以自觉或不自觉的方式将不良的饮食习惯“传递”给下一代;另一方面,现有的教育体系中没有完整的营养教育课程,老师也缺乏专业的营养知识,不知道该如何去教。
面临这一困境,青芽食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应时而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孩子与家长了解关于食品的基本常识,帮助孩子们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儿食团队的负责人张志清如是说。
“青芽食育”以开发全国首套体系化食育课程、两地牵线师资培训两大项目为核心,致力扎根乡野,解决乡村儿童的“隐性饥饿”。在营养教育层面,“青芽食育”以教材、绘本、视频课为知识载体,涵盖食物“安全观”“营养观”“自然观”“文化观”四大模块开发基础课程,提高乡村儿童营养知识水平;在扎根实践层面,“青芽食育”以在江南大学建立的志愿服务团队为把手,以“培训当地师资”与“开发当地特色研学项目”为落脚点,努力达成乡村儿童营养指导“一地一方案”,实现基础课程讲授、社工教师培训、研学课程开发、数据信息反馈四大职能。
稳扎稳打,儿童食育辐射全国
依托于软科排名世界第一的江南大学食品学科优势,“青芽食育”在稳扎稳打中茁壮成长了起来,目前已与37所社区学校达成长期合作,还建立了专家库,已有50余名教师、社工参与到食育健康成长计划中来。2022年4月,江南大学青芽儿童食育实践基地成功入选了无锡市少先队员校外实践基地。
图为青芽食育目前所设计的教材、绘本
当下,他们正筹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中国)、白马未来食品研究院的合作。“我们的团队逐渐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肯定,得到中国营养学会、无锡市营养保护协会等支持,这也坚定了我们走下去的决心。”团队成员表示,现阶段,全国各地已经有一些食育项目在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加入饮食教育的行列。
“饮食教育是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如一颗正在发芽的青苗,从“儿食团队”走到“青芽食育”,他们正在一步步地将食育的影响辐射到更多地方,为更多孩子服务。(薛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