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为顺应教育数字化转型趋势,推动语文教学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3月19日下午,旌阳区“语文+人工智能”融合教学创新研讨会在德阳七中成功举办。首都师范大学孙众教授、四川师范大学郑良栋教授,以及全区中小学骨干教师代表和国信区建设工作组成员等1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索人工智能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
AI技术激活传统课堂
在德阳七中林希老师执教的《卖油翁》公开课上,AI技术为文言文教学注入新活力。课堂通过AI对话系统实现师生智能互动,学生借助AI换脸技术进行分角色沉浸式朗读。这种“技术赋能+文化传承”的教学模式,既保持了语文教学的深度,又拓展了技术应用的广度。
专家把脉指明方向
AI应用要扎根语文土壤,技术必须服务于文本解读和语言建构,切忌本末倒置。当前课堂变革是必然趋势,教师应建立“技术敏感度”,在教学设计、过程评价等环节实现人机协同。在现场互动环节,两位专家针对教师关切问题现场答疑,提到了AI技术的正确运用,又举出范例,希望老师们能从单篇精读课的智能批注切入,逐步拓展至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
通过本次系统化培训与实践,期待能够涌现出更多“懂语文、善技术、能创新”的AI融合型教师,为区域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研讨会标志着旌阳教育正式开启“人工智能+学科教学”的新篇章。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实践,在守正创新中探寻传统教育与现代科技的最佳契合点,为培养数字时代的创新型人才贡献教育智慧。(旌阳区教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