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曾几何时,一首脍炙人口的《南泥湾》不仅让陕北的好风光传遍大江南北,更是激起了一代代中国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昂扬斗志。而今,与陕北相隔千里之外的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双相村,也有一处坐落于边境线上的“南泥湾”——南泥老寨。翠绿的山林、错落的农田、宽敞的新房……在普洱市扶贫干部与当地各族民众的共同努力下,这个曾经典型的“少边穷”村寨,如今已经完成了蜕变,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一处生动注脚。
初闻南泥
傣语里,“南泥”是当地一种蛇鱼的名字。以前的南泥堪称“边疆里的边疆”,那里沟林交错,烟瘴甚盛,只有十几户傣族居民居住在这里。“南泥老寨在过去很神秘,他们不怎么出来,我们也进不去,连他们平时吃啥都不知道。”与世隔绝,是附近村民们对南泥老寨一致的评价。
2018年12月,我从普洱市委组织部机关来到挂钩扶贫点——孟连县双相村。在工作例会上,我第一次听当地村干部提起了南泥老寨。“这个寨子一共只有18户人家,其中建档立卡户4家,入户核实后发现岩六家情况特殊,需要给予相关政策,但工作比较难做……”人口少、基础差、地处偏远、工作难做……是我对南泥老寨的初印象。
探寻南泥老寨新发展
2019年3月,我正式成为一名驻村工作队员。驻村伊始,在近两个月的“串寨子”中,我第一次来到了南泥老寨。穿过树影婆娑的橡胶林,一片平整的坝子跃入眼帘。坝子里水田阡陌,各类作物显得生机勃勃。这与村里老人们口耳相传的“烟瘴之地”大不一样。
南泥老寨支部书记岩依告诉我:“脱贫攻坚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南泥的变化可大啦!在2017年建了支部,共发展了7名党员。他们主意多,产业搞得很多元,除了橡胶,还种了豇豆和西瓜呢!”
走在路口,一位穿着傣族便装的奶奶看到我们停了下来。她笑得特别的开心,招呼着我们到家里去坐,还端出了家里的蜂蜜和百香果。
我们听她回忆了这些年来的故事:“以前住的是茅草房,现在住的是安居房;以前是烂泥路,现在是水泥路。以前我没出去过,以为南泥很大,后来出去了才知道外面有多大。”
老人望着桌上的百香果,感叹道,“以前家家都是种谷子、玉米,人吃都困难,别说牲畜了。好在我们南泥人吃得苦,勤劳。现在政策好了,大家的见识也多了。我们既种橡胶,也种南京豆,还种起了百香果、火龙果。现在吃得饱了花样也多了,就是牙齿没了。”最后一句话逗得我们哈哈笑了起来。
深耕南泥
近年来,双相村以“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的模式,组建了5支工作小分队,我在分片包组责任制中包保南泥老寨所在片区。多次下组入户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进组入户的道路狭窄、农副产品的销路有限、村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想致富但致富难……
让南泥老寨的乡亲们日子过得更好,是大家共同的心愿。结合寨子的实际,我们与孟连弘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积极沟通,推介南泥老寨小组的农副产品,形成稳定销路;对接县交通局80万的项目,拓宽丫口至南泥老寨道路;对接县农科局,打造“一村一品”傣族手工艺制品和南泥冬农开发基地;疫情期间全村交通管制,我们搭建起了临时小市场,让村民售卖寨子里的瓜果蔬菜,南泥的村民在2月里每户日均收入达到了100元……
但不管帮扶干部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最为重要的,还是当地的村民怎么去干、干成了什么。
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南泥老寨党员组长岩三也开始规划起小组的小康生活:“以前我们这片土地很闭塞,我们就开始挖路、开始筑田,后来又硬化了道路,今年党委政府又帮我们拓宽了路,来的人越来越多了,来鱼塘买鱼的、来收购蔬菜的、来摘野菜吃的、来捡田螺的……等以后发展更好了,准备搞起几家农家乐,把最生态的东西都拿出来给村子人、外面人享受。”
再看南泥
这几年,包括南泥老寨在内的双相村,变化都很大。家家户户红旗飘飘,乡村道路焕然一新,太阳能路灯熠熠生辉,地里劳作的群众干劲十足,村头广场上的孩子们个个喜笑颜开……
2020年3月,在组织关心培养下,我开始担任双相村第一书记,尽管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南泥老寨的老乡们,始终是我的牵挂。前几天,趁着检查疫情防控守卡点的需要,我又去了一次南泥老寨。
天色还早,我在寨子里挨家挨户走了一圈。征得他们同意后,从卧室到厨房,从衣柜到碗柜,我里里外外看了一遍。无论是“建档立卡户”还是“非卡户”,一户户傣族人家,干净、整洁、大方、乐观。物质上自给自足、精神上丰盈充实。
此情此景,让我突然想起了那段熟悉的旋律:“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
我赶忙翻开驻村笔记,将眼前的一切记录:“一个傣族村寨,不大,却处处是生气。四面围绕的橡胶林,平整的坝子里水田错落,水稻、玉米、豇豆、西瓜,小片小片的、生机勃勃的,仿佛探着头望向精心呵护它们的村民们,以及和他们一起奔向向往着的美好生活。(戴晓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