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武定:盘活乡镇电商站点,壮大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2021-04-28 17:34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讯  武定县自实施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以来,在为农民提供电子商务基础服务的同时,盘活各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点,走出了一条条不同乡镇电子商务站点的特色产业链,激活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促进农民增收。

彝绣搭上电商快车 绣出“大产业

武定县猫街镇仓房村平均海拔2094米。由于仓房村“人均耕地少、留守妇女多”,种植产业发展瓶颈逐渐显现,为进一步拓宽致富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武定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之初,工作人员多次到仓房村开展情况调查、分析,设立武定县猫街镇仓房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并通过“猫街镇传承彝绣专业合作社”,确定了发展彝族刺绣产业增收致富的思路,让合作社的民族手工艺品、彝绣工艺品搭上了电商快车,绣出了“大产业”。

笔者在仓房村电商服务站看到,绣娘彝族姑娘们正在一针一线地绣着一件件彝族服饰,一边专心致志地绣着服装一边跟笔者聊了起来,通过合作社,让她们的刺绣更专业,绣出来的产品因为电商平台也不愁销售,让她们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

为使仓房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的彝绣搭上电商快车,武定县电商服务中心还举办了“电子商务短视频直播”绣娘培训。

2019年武定县猫街镇仓房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站长李从梅跟其余6位彝族绣娘登上了东方卫视大型公益扶贫栏目《我们在行动》,她们发展彝绣脱贫的故事不仅成为该节目的主角之一,还被推荐到北京参加中国时装行业领军品牌依文集团发起的深山集市;并最终登上东方卫视“春满东方——2019东方卫视春节晚会”舞台。

猫街镇1

猫街镇传承彝绣专业合作社社长李从梅

猫街镇传承彝绣专业合作社社长李从梅说:“通过电子商务,我们卖出了很多绣片,还获得了一个大订单,他们每年可以给我们200到500万元不等的订单量!”

以李从梅为社长的彝绣产品在网上越来越走红,2020年合作社笔记本彝绣一个产品系列就通过线上销售超过200万元。特色鲜明的彝绣文创也成为增收路上的突破点,还探索出了“农产品”和“民族传承手工艺品”的完美搭配,仓房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累计完成“彝族手绣艺术盲袋”2万余单。不仅传承了彝绣文化,还绣出了一条致富“大产业”。

高山蔬菜,“电商搭桥” 走俏大都市

白菜、甘蓝、菜心等为主的特色蔬菜,已经成为武定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九大主导产业之一。如今,这些特色高原蔬菜,已经从武定县的彝家山寨,到了上海大都市市民们的餐桌上。

武定县通过政府招商引资引入云南昊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武定县高桥镇租地4000多亩,640多平方的数字农业控制中心成为了全国蔬菜农产品追遡的样本;为确保食品安全,公司着力建立种植、养殖、加工、储运、终端直销为一体的产业链;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力争将武定县高桥镇高原特色高品质蔬菜打造成中高端高原健康蔬菜品牌。

猫街镇2

云南昊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李学跃

云南昊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李学跃头说,他们公司种植的蔬菜品种有16种,主要销往上海、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跟他们合作的线上主要是盒马生鲜,线下主要是海底捞等为主。

笔者来到武定县高桥镇勒外村的农业出口蔬菜基地,露天菜地和大棚里各类蔬菜长势喜人,农民们正在田间地头忙着打理。

据了解,高桥镇勒外村村民以往的收入十分单一,地里种的农作物几乎卖不出去,一亩地一年的收益,通过电商销售能超过3万元左右。此外,村民还能通过地租、固定资产收益分红等灵活用工的方式来增加收入。

猫街镇3

武定县电商服务中心负责人许峻

武定县电商服务中心负责人许峻说: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我们整合了猫街彝绣、高桥蔬菜、东坡柑橘、己衣芒果等乡镇站点产业链,激活了乡村电商站点活力。

下一步在不断巩固现阶段成果的基础上,依托武定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紧抓武定“小净菜”出滇”、云南武定农特产品深圳体验馆等销售渠道,在此基础上以订单农业的模式引导发展当地群众种植坡地蔬菜,努力将核心生产基地面积扩大到10000亩;培养产业农民500人。

猫街镇4

武定县工业信息化商务科学技术局党委书记、局长周清祥

武定县工业信息化商务科学技术局党委书记、局长周清祥说:自2018年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以来,武定县建成了县、乡、村公共服务体系,物流配送体系,盘活了乡村电商站点体系。接下来,武定县将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公共服务体系职能,进一步探索“电商示范县项目+线下市场+线上电商+合作社+电商站点+农户”农特产品与手工艺品相结合的产销机制,以电商平台为载体,打通产业发展上下游各个环节,实现助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申从亮  颜峰)

【责编:沈中琴】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