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有的同志说,只要农民脱贫了,集体穷一些没有关系。我们说,不对!不是没有关系,而是关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之《扶贫要注意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篇中,对脱贫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指明了具体方向。今年以来,鲁甸县坚持无的要有、有的要强、强的要优的发展思路,用活政策资金、盘活资产资源,先后出台四个方案,激活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建立股份合作机制,让发展模式多起来。制定出台《鲁甸县关于建立股份合作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一盘棋”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产业组织化接续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县乡村三级组织协调联动机制,走好组建专班、规范管理、收益分配、风险防控、结对帮扶“四部曲”,实行多个龙头进水,一个龙头出水,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对地处偏远或受规划限制、村内资源匮乏、发展空间较小的村,由若干个村联合,探索建立“县乡统筹、跨村发展、股份经营、保底分红”为主的“飞地抱团”发展模式,采取联合规划、共同建设、统一经营、按股分配等方式,引导村(社区)以资金、资源、管理、服务入股,抱团联建物业、联购商铺、联办基地、联合发展,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实行挂帮包制度,让各级干部动起来。制定出台《关于做好2021年处级干部挂钩包保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的通知》,实行最严格的处级领导干部挂钩、部门联系结对帮扶、乡镇领导干部包保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制度,各责任干部对所包保的“薄弱村”,指导制定切实可行的“一村一策”方案,帮助筹资金、盘资源、找项目。目前,县级领导干部全部挂钩到“薄弱村”,调整后的318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定点开展结对帮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挂钩帮扶、联袂共建的网格化、精细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格局。
提供人才支撑,让集体经济牛起来。制定出台《鲁甸县从县乡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的实施方案》,每年在县乡镇(街道)机关中选派30名懂技术、善经营的优秀年轻干部到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接续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副书记、主任助理,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成效明显的,给机会、给待遇、给舞台。确保到2021年底,实现78个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平均达到5万元的目标,推动103个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再上新台阶。
激发干事热情,让比学赶超兴起来。制定出台《关于印发〈推荐评选村(社区)党组织“十优好支书”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把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与村(社区)“两委”干部的年底绩效进行捆绑,对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明显的“两委”干部在获取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的同时,年底绩效提高20%进行发放;把“本人在推动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群众增收、乡风文明、人居环境、爱国卫生运动等重点工作中表现优异、成效显著,且当年度集体经济纯收入在十万元以上”作为“十优好支书”推荐评选的“硬杠杠”,营造比学赶超舆论氛围,切实发挥“选树一个、带动一片”的作用,激励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和干劲。(鲁甸县委组织部 张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