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绥江县聚焦融合发展、外引内培、乡风文明、保护优先、示范带动,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推动绥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聚焦融合发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一是提升农业产业组织化。坚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强化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农户“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发展家庭农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二是实现农业产品品牌化。围绕耕地地力提升,与科研院校、大型肥料、农药厂家合作,实施测土配方、精准施肥,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聚焦主导产业发展,设立专家工作站,申报科技特派团、特派员进驻绥江,提供技术和创新支撑。走绿色有机的路子,大力推动“三品一标”认证。着眼高端市场,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持续抓好“绥飨山耕”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提高品牌影响力。三是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施农业“一二三”行动,推进“一县一业”抓好乡“一村一品”,抓住种子、电商“两端”,加快农业生产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村振兴示范园、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健康养老、农业+旅游”等新业态,建设以特色产业为主体、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发展特色农家乐、民宿客栈。
聚焦外引内培,助推乡村人才振兴。一是多渠道广招英才。切实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坚持“缺什么、引什么”和分类引进、以用为主的原则,积极引导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农村致富带头人到村(社区)工作,储备和回引农村优秀人才库104名在今年集中换届时74名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结合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深入实施“归雁兴绥”行动,建立9个人才回引服务工作站,回引绥江籍在外干部回乡指导、企业家返乡创业,收集更新了绥江籍在外各类人才411名。二是多形式一线育才。聚焦发展战略、产业布局和公共服务领域需求,结合人才行业特点和专业特长,实行“订单式”“问答式”“滴灌式”培训,邀请专家教授、实战能手开展技术培训和实践教学,“手把手”“一对一”提升本地人才技能水平,促进人才成长。继续做好“名家、名师、名医”和优秀乡土人才选拔培养工作,依托“万名党员进党校”、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科技培训、劳动力技能培训,通过远程教育、现场技术指导、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抓好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将乡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有“名家、名师、名医”21名,优秀乡土人才10名,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60余期涉及8500余人。三是多维度高效用才。搭建人才项目平台,将“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深度融入“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加强人才政治引领,调动县委联系专家、“名家、名师、名医”、优秀乡土人才、科技特派员等各类人才挂联主导产业、主动参与乡村建设积极性。目前,全县共选派了涵盖农业科技、电商运营、乡村规划等方面需求的33名优秀人才到村(社区)开展对口帮扶服务。
聚焦乡风文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一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持续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宣传不等不靠、勤劳致富的先进典型,深入开展政治思想进农村系列宣传活动,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孝善教育,弘扬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二是实施农村移风易俗行动。深入实施农村移风易俗行动、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推进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大力整治封建迷信、非法宗教、信谣传谣等突出问题。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积极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星级文明户”和“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三是大力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加强“金江号子”、舞狮舞龙等非遗保护,传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和传统建筑等遗产,带动特色手工艺品制作、传统文化展示表演和乡村文化旅游。深入挖掘推广农村传统特色乡土美食,重拾乡愁记忆。用好乡土文化、草根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本土文化资源,培育本土文化人才,深度挖掘乡愁元素、金江文化、马湖文化、移民文化,开发“金沙人家”等文化创意项目,创作一批文艺精品力作,将歌舞符号、戏剧符号等文化印记融入乡村振兴,形成独具绥江特色的文化品牌。
聚焦保护优先,促进乡村生态振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强生态保护法治建设,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项目落地绥江。一是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充分整合原有的自然村建设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等乡村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结合“干部规划家乡”行动,34个行政村因地制宜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会仪村、南岸村、罗坪村等地的美丽村庄建设正如火如荼开展。二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六有”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做法全市推广,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荣获省级先进县城,创成省级美丽乡村1个、市级美丽乡村8个。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计划,推动爱国卫生专项行动“进乡村”,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健全现有公厕管护制度。三是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推进乡村生态修复治理,开展农村河塘清淤整治,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路长制”。围绕重点养殖区域,配套和完善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实现种养循环发展。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建立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收费等制度,确保收缴率稳定在95%以上,精品示范村和美丽村庄集中供水率达到90%以上。
聚焦示范带动,引领乡村组织振兴。一是夯实基层战斗堡垒。开展整县提升、整村推进、百村示范、千组晋位“双整百千”四级联创,落实“一线引领”“五进五送”“五有五树”“六有六无”的“1556”工作措施,严格执行“第一议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规章制度,推进“支部达标、书记过硬”,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二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加快建立股份合作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能人+农户”发展模式,带动乡村产业和“一村一品”快速发展。43个村(社区)全部破除“空壳”现象,年均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三是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探索建立镇村协商议事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严格落实村级“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制定村组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完善农村网格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防范和整治“村霸”问题长效机制。深化拓展“三务三办”“基层吹哨、部门报到”等服务群众经验做法,实现群众“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推进清廉乡村建设,发挥“阳光公开”平台效能,巩固村级“三员一体”监管机制,以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绥江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