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的上午,人们还都渲染在过节的浓烈氛围之中,可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大中街道恒北村的果园里,却看见不少果农正忙着在梨园修剪果树,追施肥料。
(果农曹满进利用春节休闲时间修剪果树)
5组果树种植大户曹满进冒着严寒在自己的11亩果园里忙个不停,“咔嚓咔嚓”、剪起枝落,夫妻俩笑声爽朗。“春节前已修剪了一半,还有一半要抓紧春节这个有利时机修剪完,然后再上遍有机肥,这梨树也跟人一样,过年需要打扮,更要‘吃饱喝足’,今年才能有个好收成。”曹满进快言快语地说道。
(村果树生产专业合作社邀请区果树专家为果农现场指导果树修剪)
春节前,恒北村果树专业合作社就专门邀请了市区农科部门的果树专家来到村里,为果农上了一堂“科学冬剪”的技术指导课。该村是全国闻名的早酥梨生产基地。过去,品种单一,管理模式落后,销售渠道也不畅。这几年,在省市区农业技术部门的支持下,梨树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引进了新的品种,主要是苏翠1号,每年7月底8月初成熟,上市时间早。果农每年既盼着梨子早熟卖个好价钱,又担心不能及时卖出去。现在,全村果树面积7000多亩,仅当家品种就有七八个,既有传统的柿子、桃子,又有早酥、翠冠等新品种梨子,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形成了“一年花不断,四季果飘香”的特色景观,极大地拉长了果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时间。
村果树专业合作社副主任胡翔介绍,以前果农管理模式比较落后,现在果农都普遍学会了科学培管手段,成了果树种植高手,越来越注重像科学冬剪、疏花疏果、增施有机肥、病虫生物防治等新技术新措施,现在早酥梨足有5000多斤,产量比过去增产1000多斤,而且梨的个头大,份量重,品质高,口感也好了很多,家家户户种植的梨子都不愁卖,亩收入都达13000多元。
村党委书记李晓霞自豪地说,村里果品的销售渠道也发生了变化。早在2016年村里就成立了果品生产合作社,专门负责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前年开始又成立了青年大学生电商销售服务中心,引导果农探索电商销售,帮助开设网站、辅导接单结算,在全村形成了协调推进电商销售模式新机制。过去是果农走街串乡提篮搞销售,现在是“线上”“线下”同发力,果品未成熟就有新买家,村里有七成以上的果品是通过网上销售,果农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生活过得也越来越红火。(卢春桃 胡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