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来时雾沉沉,只听到锣鼓没看到人,两手拨开云和雾,遍山遍野都是薅草的人……”2 月 21 日,坐落在白马镇毕城村的“想秀你就来”乡村大舞台,一群来自周边乡镇的“民星”正在表演精彩的文艺节目,来自渡口土家乡的“民星”杨小菊一展歌喉,唱出传承数千年的薅草锣鼓,歌声悠扬婉转,充分展示了新农村新农民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当天,四川省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表彰暨现场推进会在达州市宣汉县举办,会议表彰了四川第二批120个“省级样板村镇”,毕城村位列其中。充分运用“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村大舞台”等文化设施,持续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由北大教授向勇牵头创建的花田间国际乡村创客营地,这些年来积极组织主题墙画、景观营造等乡村艺术创作,定期开展春伞节、大巴山花田艺穗节等活动,带动全村形成了“人气旺、村民乐、文化兴”的态势。
《梦回巴国》剧照
这些年来,宣汉县坚持文化塑形和铸魂相结合,大力实施“文旅靓县”战略,聚焦文化服务效能、群众文化需求、赓续文化根脉、文化融合发展“四大主题”,创新探索“文化十二条”,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为全力冲刺全国“百强县”、勇当达州振兴“主力军”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聚焦文化服务效能 “三项行动”夯实乡村文化根基
坚持“兜底线、补短板、强弱项”和“提质量、增效能、创品牌”两手抓,大力实施“三项行动”,着力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城区“十五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公里”文化圈,夯实乡村文化根基。
实施硬基础建设行动,让阵地“活”起来。采取“三个一批”措施,扎实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闲置资产盘活一批,对“沉睡”的闲置资产进行有效盘活,建成南坝镇、胡家镇、渡口土家族乡文化综合体3个,有效提升了公共设施的利用率。提档扩面新建一批,补齐基础建设短板,全面提档升级,打造开放、集约、共享的文化服务阵地,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460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7个、文化室423个、农家书屋342个。社会资本拓展一批,广泛发动乡贤带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回报家乡、造福桑梓。北大教授向勇将白马镇毕城村祖宅向家院子改造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上海创业的余兴红在家乡下八镇建设社区创办“乡邻读书舍”,拓宽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渠道。
实施软实力提升行动,让队伍“强”起来。通过“三大计划”,形成了乡土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能工巧匠、民间艺人、新乡贤、文化志愿者等6支乡村文化“主力军”。启动“头雁领航”计划,分层级开展乡村文化带头人评选活动,并从资金扶持、激励保障、跟踪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支持,着力培养乡村文化带头人。每年从田间地头挖掘培养一批爱农村、有特长、会组织、强引领的乡土文化“领头雁”10名。实施“筑巢引凤”计划,搭建干事平台、打破体制壁垒,招聘引进文化专业人才。成立梦回巴国演艺公司,招聘专业演职人员100余人;破格招录民间歌王何德山、剪纸艺人彭广素等本土文化能人进入体制内。制定“归雁还巢”计划,围绕聚集乡贤、用好乡贤,大力引导乡贤投身乡村文化建设。宣汉籍人民文学奖得主及《四川文学》主编罗伟章,组织国内外文学大咖齐聚宣汉为家乡文学青年举办专题培训会,宣汉籍文化名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李明泉创作的歌曲《宣汉,我的家乡》,在宣汉大地广为传唱;宣汉籍企业家上海观池文化创始人张斌深度挖掘“多个人多双筷子”的宣汉睦邻文化,拍摄的文化公益片《筷子》亮相央视春晚,提升了宣汉文化的影响力。
实施云服务攻坚行动,让文化“飞”起来。顺应文化数字化发展趋势,采取“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统筹推进“宽带乡村”“户户通”“村村响”建设,开通“宣汉图书馆”“宣汉文艺”“等一批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将文化资源打包上“云”,建成“宣汉文化云”服务平台,突破了文化服务时空限制,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赏精品、学艺术、享阅读、逛展览。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送欢乐下基层”走进宣汉演出,“宣汉发布”借助新华社“现场云”对演出进行现场直播,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刷新了新华社“现场云”最高传播数据,百万巴山儿女在家门口通过“云端”同步共享了一场国家级文化艺术盛宴。
聚焦群众文化需求 “三大活动”激发乡村文化活力
坚持“送文化、种文化、享文化”理念,积极开展“三大活动”,通过广覆盖、多层次、高频次的群众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激发乡村文化活力。
开展“进万家·送文化”活动。坚持文化点单与配单相结合,既注重把握国家的文化时代脉搏,又精准把握群众文化需求。建立群众文化需求直报点,利用“宣汉融媒”app,及时掌握基层文化需求,精准制定派送文化清单,一大批歌舞、小品、快板等文艺节目,送到百姓家门口、群众心坎上,文化“抢单”“爆单”成为基层文化生活新时尚。创新开展“乡村文化新视听”活动,在公益电影放映前,宣讲理论政策,播放公益短片,将党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积极探索县乡村“三级书记荐书”模式,让“全民阅读”成为“全民悦读”,经验做法在《人民日报》广泛推介。
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试点推行文化特派员联系指导制度,建立县级文化单位与乡村文化站结对帮扶机制,通过结对子的方式,定期帮扶指导基层文化队伍。启动“名师带徒·匠心传承”项目,让非遗传承人青蓝相继、非遗文化薪火相传,增强了乡村文化“造血”功能。依托农家书屋,打造乡村“四点半课堂”,提供阅读、手工、绘画等服务,让孩子留守不留白。土家歌王何德山自编土家歌舞《幸福生活“抿抿甜”》,成功亮相央视春晚。文化能人黄金美牵头组建巴山民俗艺术团,精心编排《巴人钱棍舞》《土家摆手舞》,成为展示土家文化的一道“招牌菜”。
开展“展风采·享文化”活动。引导农民自愿组团、自创自办、自编自演。搭建“想秀你就来”乡村大舞台,让“民星”在舞台上展示自我风采。指导建立马渡苏二姐艺术团、南坝火凤凰艺术团、厂溪石榴红民族舞蹈队、峰城舞狮队等80余个民间文艺团队,自编节目《苏二姐》《土家隔山鼓》等歌舞、小品、戏曲优秀节目,在基层巡回演出。同时,村民自发组建腰鼓、钱棍、舞龙等演出小分队500余支,常年走村串户开展耍车车灯、舞狮子等20余种民俗文化表演,让广大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尽情享受文化带来的快乐。
聚焦赓续文化根脉 “三篇文章”丰富乡村文化内涵
按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全力做好“三篇文章”,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文脉传承中坚定文化自信,丰富乡村文化内涵。
做好“文化溯源”文章。实施巴文化溯源、非遗保护传承、乡村文化记忆三项工程,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实施巴文化溯源工程,对罗家坝遗址进行了8次考古发掘,出土各类器物3000余件、珍贵文物200余件,修建全国首个巴文化博物馆,举办罗家坝遗址与巴文化学术研讨会,编印《宣汉罗家坝遗址与巴文化研究》论文集,揭开了古老巴国的神秘面纱。实施非遗保护传承工程,定期举办展演活动,编印传承教材,培育非遗项目62个,让非遗文化绽放时代光彩。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对庙安镇龙潭河村、马渡关镇百丈村、烟灯村等2个国家级、3个省级、2个市级传统村落进行保护、修缮和利用,形成乡村博物馆,集中展示风土民情,切实增强村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做好“文化品牌”文章。坚持文化德品为魂、文化作品为基、文化产品为要,依托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组建本土文化专家“智囊团”,与专业文化团队深度合作,打造“宣味”与“乡味”兼具的文艺精品,叫响“梦里巴国·山水宣汉”文化品牌。快板书《大红灯笼高高挂》成功登上第十届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决赛舞台;舞蹈《巴山女人》走出国门,荣获中泰文化艺术节金奖。
做好“文化结合”文章。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文化的教化功能,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实效。深入挖掘巴文化内涵,提炼出“忠勇信义、劲勇善战、奋勇争先”的巴人精神,创新开展以“忠勇信义·德驻我家”为主题的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活动,选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宣汉人,每年腊月举行隆重的颁发仪式,为其颁发特制红灯笼、中国结(寓意家国情怀)、口杯(寓意好口碑)等荣誉标识,增强活动的仪式感和群众的荣誉感,引导广大群众厚植家国情怀、涵养淳朴民风。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经验做法得到中宣部高度肯定,并作为经典案例编入全国宣传干部培训教材。
聚焦文化融合发展 “三大抓手”增强乡村文化动能
立足独特的自然风光,依托丰厚的人文底蕴,全面突出“三大抓手”,积极探索“文化+”模式,实现“富脑袋”与“富口袋”、文化资源与社会效益双赢,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
以文旅融合发展为抓手,实现文化发展与旅游产业比翼齐飞。紧盯“建成全国巴文化高地、全国生态旅游度假区”两大目标,深入实施“文旅靓县”战略,积极探索“文旅交融、互促共兴”融合模式,通过创作旅游形象歌曲、打造文化精品剧目、设置特色文化景观、开展民俗文化活动、设立文化展示馆和体验区等方式,精巧植入文化元素,着力提升旅游品味,不断增强景区吸引力,建成巴山大峡谷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3A景区7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构建了东龙头、西休闲、南康养、北文化、中观光的“一区四圈”文旅发展格局。正在建设的月亮坪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顺应康养潮流,突出“我在月亮坪等你”“你来我氧你”的浪漫文化,努力打造又一个全国康养旅游胜地。
以文化村镇建设为抓手,实现乡村建设与乡村文化融合互促。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深入挖掘非遗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土家文化、民歌文化等资源,活化利用、因地制宜建设了一批主题文化村镇,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文化灵魂。目前,成功创建乡村文化振兴省级样板村镇2个、市级样板村镇22个、县级样板村镇92个;2人成功入选全省100名乡村代言人。白马镇毕城村建立“花田间”国际乡村创客基地,立足自然禀赋、人文资源和产业基础,开展花田课堂、花田乡谈、花田游学、花田喜市等系列乡村文化公益行动,用文化艺术唤醒“沉睡”的村落,为乡村文化振兴探索了新路径。
以文创产品开发为抓手,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得益彰。在挖掘巴文化、土家文化、非遗文化等特色文化基础上,将民居、首饰、服饰、器皿、饮食等独特文化元素与创意开发充分融合,进行市场化运作,大力开发文创产品,形成了巴人刺绣、土家草编、曾氏竹编、峰城根雕、花田小白等特色文创产品20余种,实现收入800余万元;精心打造的全国首个巴文化大型沉浸式情景史诗剧《梦回巴国》,开演至今共演出300余场次,观众累计10余万人次,门票收入1400余万元。既赢得了文化的经济效益,又实现了文化的精神价值,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作者:宣汉县委宣传部 张平 漆楚良 姚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