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公示,取材自葛家村艺术振兴乡村实践案例,由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纪录片《美美乡村》入选。
三集纪录片《美美乡村》从浙江宁海葛家村“艺术试验”实践故事入手,以乡村为平台,艺术为媒介,聚焦人物,聚焦内心,聚焦共富,展现中国乡村振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内涵。该片次第分为《村里来了艺术家》《村民成了艺术家》《美美乡村看今朝》三个篇章,第三集的导演正是宁波人杜颖聪。
她从业以来,创作了近600部电视艺术作品,主创的电视文艺栏目《艺海传真》,开省内电视台板块式文艺栏目之先河;主创的大型互动竞技节目《超级乐园》,为国内首次引进德国节目模式和制作流程,在九十年代的宁波地区拥有几十万的参与和收视群体,曾创下了宁波电视的收视率之最;主创的展示普通人才艺生活的《天然舞台》栏目,走在全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前列。还曾担任《宁波市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总导演,执导了《情系宁波》等几十台大型晚会和活动以及直播类节目,多次创宁波电视收视率新高;导演的《跨越——“中国· 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大型特别节目》还获得了全国优秀电视文化(文艺)栏目优秀大型特别节目奖。还曾是《CCTV跨越新世纪晚会》、《苏州国际旅游节》、《新千年全球华语榜中榜颁奖大典》等节目的执行导演。
采访中导演杜颖聪表示:我的作品注重寻找代表浙东文化特性的历史人文、民风民俗及人物事件,主题上深度思索、挖掘“浙东文化”的独特意境与精神内涵。《美美乡村》虽然只有短短的三集,但镜头下所展现出的浙江的宁海村和贵州的定汪村如画的田园风光,以及村民们因地制宜打造出的未来书屋、博物馆等乡村艺术美景,美不胜收。这次能获奖,也是团队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纪录片中从“试验田”到“新样板”,乡村艺术被“唤醒”,2019年人民大学丛志强教授初到葛家村,开展了一场“艺术家驻村”试验,这场试验给教授、农民和学生带来了艺术与乡土的碰撞、互动和融。性格倔强、爱上贝壳制作的葛德土,生性直率,开民宿、做玩偶的袁小仙,回馈家乡,修建乡间酒吧的葛品高,留住乡愁。一个个性格鲜明的葛家村原住民,在内心被艺术“唤醒”后,从质疑到认同,再到参与设计,主动性越来越高,作品越来越多,和丛教授一起由点及面,把葛家村建成了一个游客纷至沓来的网红村。葛家村“艺术试验”为宁海提供了一个艺术振兴乡村的“新样板”,“内生动力”产生的自发性和延续性,使乡村文化具有了温度和灵魂。杜颖聪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探索了专题片与纪录片的表达如何接近真实性的问题,其中对于纪录片中采访的剖析、对于纪录片中情景再现的探讨和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之争的相关论文曾多次发表。
团队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被艺术创造和改变的乡村图景的真实贴地呈现,都令人感动。但纪录片最难得的是,对乡村振兴的深度反思和探索,以纪录片的方式思考用艺术振兴乡村的成功模式,将对其他有类似条件和资源的村庄起到示范和带动效用。
从“接受者”到“赋能者”,乡村艺术被“撬动”,葛家村村民经过艺术实践,成为了“艺术家”。他们不仅仅想改变自己,也想把自己的心得分享给更多的村子和村民。从宁海葛家村到贵州定汪,从贵州定汪到四川大凉山德育村,从村民到导师,从接受者到赋能者,朴实的农民借助交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把自身的力量辐射到了更遥远的乡土大地上。“葛家村十三太保”,用他们的经验,焕发了他乡的新颜与活力,增强了农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让扎根在土地上的传统文化枝繁叶茂。
从“千村千样”到“美美与共”,乡村艺术被“共创”,“艺术振兴乡村”是在充分尊重乡村传统文脉和地域精神,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同时,融入当代元素。在新一轮的乡村振兴发展中,长三角大学生驻村毕设作品与村落深度融合,为艺振兴乡村带来新变量;产业运营模式为村庄建设带来新气象。“千村有千样”的乡村新景,为未来乡村振兴可行的发展模式、共富模式提供了全新角度和可能性。
整个纪录片解决了推进乡村振兴一个非常关键性的问题,就是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乡村振兴当然需要借助外力,需要外部思想和人才的支持,但乡村振兴的根本力量还是“让老百姓动起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村里来了艺术家》这一集里,人大教授从志强带领他的团队来到浙江宁海葛家村动员村民,为村民准备的艺术课没有人听,他只好在村子里闲逛,看谁家门开着,就进去聊,拉着村民搞艺术。从志强发现,改变村子必须要调动村民的积极性。“用艺术赋能乡村,老百姓一定要站在舞台中央。”事实证明,用艺术改变村庄,根本力量还是发动群众参与艺术创造和艺术生产。这应该也是解决乡村振兴动力问题的最好答案。
导演杜颖聪表示:探索乡村振兴模式,解决了动力问题,还需要考虑动员组织振兴的人才问题以及挖掘核心致富项目,以及模式可复制等问题。纪录片在这方面的探索也是有深度的。如团队在浙江宁海葛家村培养了大量“乡建艺术家”,包括手工艺术馆女主人袁小仙,用贝壳创造盆景的“倔老头”葛德土,创建乡间酒吧的80后葛品高等等。这些乡村艺术家通过双手改变了葛家村,走上了致富路。
随后,团队选定贵州黔东南州晴隆县定汪村,准备复制葛家村的艺术振兴乡村模式。葛家村的这批“乡建艺术家”与定汪村交流学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志强团队随后将两个村的振兴经验升级为“艺术振兴乡村2.0版”,在四川普格县德育村进行因地制宜的模式复刻与艺术实践。这里面,最核心的依然是用艺术唤醒村庄,激发村民的艺术创造力。
可复制的艺术振兴乡村模式需要以激发内生动力为核心的全社会联动,这是第三集《美美乡村看今朝》所展现的思考。导演杜颖聪表示:《美美乡村》是自己很满意的一部纪录片,通过拍摄工作,更深刻的了解到中国乡村的现状,理解到乡村振兴的重点,片子印象最深的是阮仪三的一句话“乡愁乡愁,关键是那个乡,你没有乡,哪来的愁,就是依附在这些物质形态上的人们的一种思乡感情。”
从志强团队培养的成员段红娇开始独立带领“小裤脚教授”团队走进袁马村,20多所高校组织学生将毕业设计写在乡村大地上,冯骥才、温铁军等专家参与和建言乡村振兴……
好的村子,乡村书屋、博物馆、特色民俗等纯朴自然的乡村空间建立起来了,根植于村民生活的丰厚传统文化底蕴被充分挖掘出来,整个村子的精神面貌被唤醒了,村民的热情被激发了,这个村子的振兴就是必然的。中国是农业大国,国家要富,乡村必要振兴;乡村振兴,必要有适合的模式,也是整个国家富裕的最丰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