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江苏 美好乡村:姑苏城外树山村 诗意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3-09-26 10:22     中国发展网

近年来,苏州在推进文旅融合过程中,以开阔的思维将“文旅+”的思路充分打开,以“城乡融合发展”为总体理念,将美丽城镇建设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借力周边多元化资源互融发展,做好“文旅+”的大文章,通过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五位联动,打造乡村振兴的苏州样板。

通安镇树山村位于大阳山北麓,东接姑苏古城,西邻浩瀚太湖,生态环境优美,历史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通过先行先试,奋力开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局面,不断拓宽文旅融合的思路和范围,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新动能。通过文旅融合,树山村村民成为区域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分享者,带动了乡村产业发展,人民物质精神文明极度丰富。

文旅融合,文化是魂

乡土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也是村民的精神原点。树山村具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古吴文化底蕴深厚,大石山上至今保存完好的摩崖石刻极具考古意义和观赏价值,云泉寺是苏州阳山地区十大寺院之一。近年来,树山村积极弘扬区域内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赋能促进乡村振兴。

树山村重建“大石山十八景”、传承传统技艺和工匠记忆、弘扬陆绩“廉石”尚廉文化,重塑乡土文化品牌;以树山年兽为母本,打造“树山守”全系列文创产品,引进新华书店、乡村图书馆、乡村音乐会客厅等,使村庄书香四溢,营造乡村文化氛围;围绕梨园、民谣、戏曲,开展“梨园书香阅读节”“美弦树山吉他大赛”“树山抬猛将民俗活动”“乡村微旅行”等乡村特色活动,实施艺术家驻村计划,吸引了戏剧、音乐、舞蹈等多个领域来自英国、法国、德国、波兰等国家20多名艺术家驻村并进行采风和创作,增添乡村文化活力。文化如春雨,润物细无声,通过乡土文化挖掘与再创造,有效凝聚了树山精气神,延续了树山文化血脉,积蓄了新的发展力量。

文旅融合,融汇万物

文旅融合指向的是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苏州在推进文旅融合过程中,积极强化文旅融合的纵向延伸,以“文旅+”拓延产业链条,摒弃思维桎梏,积极探索文化赋能旅游的新途径、新方式、新可能,开启了“树山+”融汇万物的无限想象力。

以树山为圆心,与民俗、文化、艺术、体育等不同领域跨界组合,激发乡村活力,推动乡村复兴。丰富以“树山+”为主导的全域旅游。如推出“树山+文创”发掘树山当地石像“年兽”,邀请高校团队设计树山旅游IP——“树山守”,并以此延展出系列文创产品;“树山+体育”依托梨花林、木栈道等基础设施,设置休闲骑行、健康徒步等线路,举办美丽乡村跑等活动;“树山+公益”组织树山乡村旅游联盟成员单位参加“春苗计划”的义卖。抓好村庄环境保护与提升。树山村以“刺绣般的匠心与匠工”,成立全域旅游行业协会,创新景区自治管理模式,形成“树山共同体”;聘请保洁和保安第三方,常态化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精细化管理,美化亮化村庄面貌,协调村内业态有序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改造升级工程,对民房进行“穿衣戴帽”和景观提升,完善公共旅游配套设施,统一乡村风貌,植入历史人文元素,实现“一村一特色、一景一典故、一季一风光”,打造“村庄即展览”的原乡博物馆。

文旅融合,融通民生

从由政府主导成立的树山旅游联盟到农业、文创、旅游、体育等产业跨界组合,树山实现了全域联动、抱团发展,基本形成了农业、游乐、养生、休闲、文化、购物的产业链。多种产业深度融合,产业链条的深度拓延,为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为村民创富增收,提供了无限可能。

树山村通过做强“树山三宝”,打造“通安良仓”,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和品牌导向;加强与食行生鲜的合作,利用互联网+,打通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助力村民创收;围绕“树山+”理念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休学养”全链产业,发展全域旅游,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树山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乡村双创中心,通过“乡创+文创”的模式,组织双创活动、培养双创人才、孵化双创企业,激发乡村活力;联合政产学研多方力量,创建乡村规划建设研究与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中心,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库服务和新的“三农”队伍。统筹山林水田村五位一体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与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合作进行负氧离子动态监测,坚持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目前,树山村云泉茶、红白杨梅、翠冠梨“树山三宝”已成了树山村民发家致富的拳头产业,年产值超过6千万元;“树山梨花旅游文化节”年吸引游客超50万人次;村集体年收入超12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4.8万元。都喜富都等一批知名商旅酒店纷纷入驻,15家精品民宿、40余家农家乐集聚,形成了以杨梅、茶叶、翠冠梨“三宝”为主,“农家乐”“精品民宿”为辅的生态旅游产业。(陈琳、万立武)

【责编:沈中琴】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