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钱辉 记者袁雪飞报道 鱼塘里,肥美的鱼儿活蹦乱跳,养殖户们正忙着捕捞;地头里,稻谷的香味扑鼻而来,种植户正抢抓天气收割晚稻;水果基地里,黄澄澄的脐橙挂满了枝头,游客带着孩子正在体验采摘的乐趣。寒冬时节,常宁市新河镇处处涌动着丰收的希望与喜悦。这种希望与喜悦源于产业的不断壮大!近年来,常宁市新河镇始终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内容,通过整合生产要素、突出地方特色等方式探索出以“党建+产业联盟”模式,先后创建了新河鱼、农机、水果、数商等四大产业联盟,推动本土“小产业”形成“大规模”,实现“大发展”产生“大效益”,助推乡村振兴。
“一二三,起网!”伴随着一声口号,渔网缓缓拉出水面,网里的鱼儿活蹦乱跳……这是近日在该镇高朋村湘江源渔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捕捞的场景,新起网的肥美脆鲩鱼引来客户争相抢购,丰收的场面热闹又喜庆。
高朋村的脆鲩鱼养殖基地
作为工业智能化养殖的示范点,高朋村通过引进“脆鲩鱼”养殖技术,4条养殖生产线年产16万吨脆鲩鱼,市场供不应求。2022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0万元,其中渔业养殖收入达18万元。高朋村渔业产业兴旺,只是新河镇实施产业联盟、促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新河镇地处湘江河畔,这里出产的鱼以肉质紧实、味道鲜美闻名遐迩,明代就有“贡鱼”之称。据该镇2019年摸底调查,全镇有山塘2500多口,小二型水库7座,依托得天独厚的水源条件,当地许多村民靠水吃水、世代养鱼。然而,一直以来,众多养殖户各自为营,鱼质参差不齐,导致产量上不去、销量打不开、产品走不出的尴尬局面。
为做大做强鱼产业,2019年,新河镇党委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以建强主导产业、打造地域品牌为目标,成立了以高朋村为龙头的“新河鱼联盟”,搭建一个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技术互鉴,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鱼产业发展平台。2022年,新河鱼联盟成立联合党支部,打破村组界限,带领各村养殖专业合作社、养鱼户和村民流转山塘水库,发展特色规模渔业养殖。同时,以新河贡鱼文化为主打,建设了新河贡鱼文化体验馆,大力发展渔旅文化,逐步构建起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鱼产业发展格局。
大禾坪村的现代化养鱼工厂
在距离高朋村直线五公里的大禾坪村的养鱼工厂里,工人正在给鱼喂食。该村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主体,联合其他合作社,通过技术引进,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养鱼工厂。2022年总产量15.6万斤,总产值280万元,纯收入60万元,村集体分红30.6万元。之后随着成本降低,每年都能给村集体经济创收超100万元。
“新河鱼联盟”的成立,让新河镇渔业养殖户由竞争变成合作,销售渠道广了,养殖户和村集体的钱袋子更鼓了,“新河鱼”品牌也日益响亮。据了解,全镇10000余亩山塘水库中,联盟指导承包户养鱼的面积有7070余亩,有山塘、水库890个,年产鱼140万斤,产值约2100万元。
粮食生产事关国计民生。新河镇党委紧盯这个大课题,针对当地农业存在的条件艰苦、大户流转挑肥拣瘦、劳动力流失抛荒多、个人种田效益低等问题,以云峰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牵头成立“农机联盟”。即全镇所有村集体合作社、种粮大户、农机户和加工商、销售商和种粮大户服从联盟安排,农机户听从联盟调配,凡村民不耕种的耕地,统一流转到村集体合作社,由联盟负责抛荒治理和耕作,生产的粮食由联盟统一收购、加工、仓储、销售。
“农机联盟”的组建既减少了全镇农田抛荒面积,又增加了粮食产量,还带动了村集体和村民增收。
新河镇属于紫色页岩丘陵地带,土层浅、肥力薄,村民有种植水果的传统。2021年,镇党委以世荣农林专业合作社牵头组建“水果联盟”,并根据“生态宜居”和“城乡治理标准化”要求,创新提出以发展庭院经济为导向,对标生态宜居和乡村治理标准化,大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水果,先后推广茶山村300亩酥脆枣、大禾坪村800亩药桃、相时村200亩夏橙、高朋村300亩黄金柚……同时,镇党委先后投入18万元,把“标准化+水果联盟”作为庭院经济全面铺开,联盟提供技术指导和统一销售,推动村民改善人居环境,构建生态宜居“秀美村庄”。
茶山村的酥脆枣
相时村的夏橙
“水果联盟”既美化了农村人居环境,也激发了小水果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活力,为小散户农民带来了专业种植知识,把先进的生产理念和技术推广给果农,提高了生产专业水平和水果品质。2022年,镇党委以大禾坪农林发展有限公司牵头组建数商联盟,对接其他三大联盟,积极收购、销售当地农特产。2022年销售收入265.5万元,比上年电商零散经营时增加近百万元。
至此,新河镇“党建+产业联盟”格局基本形成。四大产业联盟激发了全镇产业创新活力,共链结农村合作社27个、农户数百户、加工商1个、销售商2个。2022年,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总量达668.31万元,各村集体经济全部突破10万元,50万元以上的村新增3个,100万元村1个,凸显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