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针对高温干旱天气,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各蔬菜供应基地启用多种智能技术设备,满足秋季蔬菜生长用水所需,确保市民“菜篮子”稳定供应。
作为川东北最重要的菜篮子供应基地——达川区蔬菜农业园区,常年种植大棚蔬菜1.2万余亩。为积极应对高温干旱天气可能带来的影响,园区启用智能温室大棚,配备智能通风降温系统、安装可伸缩遮阳帘、喷滴灌系统等,以降低高温天气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我们通过建设蓄水池、水肥一体化设施、购置洒水车等方式,解除种植户用水之忧,外聘农技专家现场指导、科学管理,确保蔬菜保产增收,日供应蔬菜达10万余斤。”达川区双庙镇镇长李宽介绍道。
同样,在达川区大堰镇通健家庭农场蔬菜种植大棚里,一根根翠绿鲜嫩的丝瓜,在阳光照耀下格外诱人,工人们正娴熟地采摘打包,等待装车。达川区通健家庭农场业主罗通健说:“近期持续一个多月的高温,但是我们大棚影响不大,因为我们大棚配备了喷灌、滴灌和遮阴系统,对于整体的产量影响不是很大。”
大堰镇卢岗村是品质蔬菜培育、生产的重点村,也是达州市主城区的重要蔬菜供应地。近期,为减轻高温干旱天气带来的影响,大堰镇积极运用“—库一河七坝”功能,保障蔬菜水源供应。
据达川区大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小生介绍,大堰镇现有陆地蔬菜和设施蔬菜3500余亩,为应对持续高温对蔬菜种植影响,大堰镇党委、政府整合涉农资金,建设提灌站、蓄水池等灌溉设施设备,安排专人加强灌溉设备日常维护,确保正常使用,同时协调上游石峡子水库实时放水,保障蔬菜种植户用水需求,减少高温影响,保障蔬菜产量。
此外,达川区还增派农技人员,加强蔬菜田间管理指导,为全区秋季蔬菜稳产保供提供了坚实保障。
达川区蔬菜工作站站长梅国富表示,达川区农业农村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全区各蔬菜基地乡镇,检查喷灌、滴灌等设施设备,确保能正常使用,同时指导广大种植户充分利用一早一晚的有利时间开展灌溉保苗,确保在田蔬菜正常生长,保证市场供应。(达川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