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8日,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昭通综合试验站在巧家县马树镇举办马铃薯栽培技术培训及田间观摩测产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奇、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农业农村部马铃薯专家指导组成员隋启君等专家分别就马铃薯品种选育和推广、端牢中国饭碗和食品加工、马铃薯综合品质提升、马铃薯种植技术进行了专题培训。参训人员认真聆听,记录要点,并结合实际向专家咨询马铃薯种植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观摩环节,参训学员参观了巧家洪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马树镇小米地村马铃薯产销室开展马铃薯栽培技术培训,实地观看了土豆米生产、马铃薯新品种展示及马树镇小米地村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核心示范基地。通过直观了解马铃薯种植新技术优势,新品种、新模式的增产潜力,提高了农户对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认识,增强了发展种植马铃薯的信心。
测产现场,技术人员通过选点、测量、称重、记录等方式对“昭薯11号”进行极量攻关实地测产,经现场测算,实测672.6平方米,收获6339.6Kg,除去1.5%杂质,最后折合亩产6189.73kg。该品种创造了昭通自育马铃薯品种的最高单产纪录。
除上述专家外,本次观摩培训由云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华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相关领导及专家、云南省推广总站领导及专家,市、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有关领导及专家、主产县区马铃薯生产主体等100余人参加。
借此契机,参会人员还见证了通过昭通市农科院牵线搭桥,将吴奇院士团队研发的土豆米技术引进昭通,在巧家洪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的全国第一条土豆米生产线正式开业投产。昭通成为全国第一家土豆米的生产地,对增强马铃薯市场影响力及竞争力,全市马铃薯品牌打造和产业链延伸具有重要意义。
(供稿单位:昭通市农业科学院 付怡菁/文 许蕊淇/图)(中国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