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是全国“双百人物”、特级英雄黄继光故乡,幅员面积2200平方公里,总人口135万,粮食产量连续17年位居全省第一,多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2022年至今,在水利厅、德阳市水利局指导下,中江县分层、分类推动县域水权水价改革试点工作,水权水价改革末端落地见效的特色优势有力保障农业生产用水,扛牢全省粮食生产第一大县的责任担当,粮食产量增加2800万斤。
点亮“智慧灯”,以清晰的思维推进水权水价改革
科学分配水权。初始分配总水权4.28亿方(都江堰工程水权2.48亿方+中江供水量1.8亿方),按生活、工业、农业、生态四个板块进行分配。一是农业用水权2.64亿方→再分配到30个乡镇436个行政村;二是生活用水权0.7亿方→再分配到自来水厂;三是工业用水权0.64→再分配到工业企业;四是生态用水权0.3亿方→县水利局统一调度。
规范确权颁证。中江县对镇(乡)级颁发水权使用证466本,内容包含:使用权人基本情况、种植结构、取水类型、水源、用途以及确权水资源量;小型水利工程确权颁证8014处。
扬起“改革帆”,以坚毅的勇气推动水权水价改革
以2022年为例,中江应上交农业水费1291.8万元,实收骨干工程水费645.5万元,超出646.3万元县财政全部兜底。
合理调整水价。经济作物执行阶梯水价,定额内按0.16元/方收取,超定额10%以内加价0.02元/方,10%以上加价0.04元/方。粮油作物执行“两部制”水价与总价控制。基本水价19元/亩,超计量水费按分时段价格计量收费,终端水价每亩控制在53元以内(遇干旱年,超出53元部分中江县财政全部兜底)。
严格水费征收。县委县府将水费征收纳入各乡镇的年终目标考核,充分调动县、镇、村、组四级力量,全力保障农业水费征、缴、用的落实落地,实现水权分配100%、用水计量100%、水费收缴100%。
坚持节水有奖。改革以来,按照“计量准确,管护有效,节水明显,制度健全”的考核原则,对节水成效显著乡镇发放水价改革补贴66.96万元、节水奖励13.04万元,下达奖补项目资金359.26万元。2023年节水2000万方(同比节水12.5%)。
握紧“奋斗拳”,以卓越的努力开创水权水价新局
盘活优质资产,激发水利工程建设新活力。集中县域优质水资源和水工程,采取投资改造-经营-移交(ROT)的模式,将水权、水费收入、工程产权、水产养殖经营权整合为特许经营权作为质押物,融资用于水利建设。继光水库30年特许经营权转让获贷6亿元,迈出四川省水利工程投融资改革关键一步;黄鹿、响滩子等7座水库30年特许经营权转让获贷4.3亿元。
建立健全制度,促进水权水价改革蹄疾步稳。2023年以石狮村为试点,制定形成《村级水权确权登记流程》《水价形成与公示机制》《水费收缴与奖补机制》三项机制,明确村级水权分配、水价形成和节水奖补的实施细则与审批流程。梳理文堂村、宝塘村“一把锄头放到底”的用水管理经验,制定《用水计划与管理机制》《工程养护与维修机制》两项机制。建立中江县“2+3”的村级用水管理体系,进一步夯实水权分配、用途、交易到村到户的基础。(中江县水利局 罗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