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近日,由甘孜县人民政府和甘孜州农科所共同主办的“科技赋能青稞全产业链提质增效推进会”召开。会上,来自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及高校的30余位代表围绕青稞产业的“种、产、研、销”全链条进行了深入探讨,致力于推动甘孜青稞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效益方向发展。
会上,甘孜县副县长何鉴强调了此次会议对于解决当前问题、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意义。甘孜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负责人详细介绍了青稞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规划,为后续讨论提供了现实依据。会议确定了《青稞全产业链科技支撑行动实施方案》的攻坚方向,并促成了5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的落地;同时,建立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甘孜青稞创新联合体”。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农业农村部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主任邹亮代表学校发表了关于发挥科研院所优势、融入地方产业发展的讲话。他提到,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是四川省内两所主要的农业院校之一,入选首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建设单位;2020年,学校成为四川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学校;2021年,学校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在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将情感系于“三农”,将理想系于农村,将教室设在田野,将出路寄于创新,形成了“为三农服务,为兴农育人”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学校大力开展涉农教育、基础研究和技术推广服务,承接了甘孜州首批“千百万人才计划”涉农定向班,为甘孜州培养了近500名农技专业人员。
在甘孜州磨西古镇,学校建设了青稞加代繁殖基地,加速了青稞新品种新技术的田间试验,选育出适宜甘孜及其他地区的青稞新品系1000余份,新品种3个,例如成农糯231、成农糯232、成农糯233等。特别是针对2024年甘孜州青稞粘虫区域爆发的情况,学校派遣四川杂粮创新团队开展农用无人机技术服务,有效遏制了黏虫爆发,减少了青稞产量损失。
邹亮表示,希望借助此次会议为甘孜县青稞产业的发展搭建一个高效的交流平台,通过整合各方资源,使“甘孜青稞创新联合体”发挥最大效用。接下来,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借助高水平“高原粮仓”建设、“百县千片”建设、“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和“组团式”科技帮扶工作的契机,在优质杂粮全产业链开发和先进农机运用等方面与各方携手共进,推动甘孜县青稞产业迈向新高度,助力乡村振兴和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期待在金秋十月迎来产量与效益的双重突破。
据了解,青稞不仅是高原地区人民的“生命之粮”,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甘孜州作为青稞产业发展的关键区域,尽管已取得种植面积50万亩、年产量达10万吨的成就,但产业链较短、附加值低、科技支撑不足等问题仍制约着产业的发展。本次会议的目的是通过协同创新,整合科研、技术、市场资源,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