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2021年9月25日,由成都理工大学承办的首届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地质矿产及地质灾害领域)学术交流会召开。来自国内37家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以及1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的近100位专家学者参会。
(会议现场)
上午8点半,开幕式在成都理工大学学术交流中心(怡东国际酒店)举行,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副司长何凯涛、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马岩、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许强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成都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地质调查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徐仕海主持。
(何凯涛讲话)
何凯涛代表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讲话,他强调与会各重点实验室要充分认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结合行业特点,立足国家需求和国际前沿,在推动学科发展和解决重大科技问题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他介绍,自然资源部组建以来,部党组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工作,先后印发实施《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自然资源部党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提升科技创新效能的实施意见》、《自然资源部党组关于激励科技创新人才的若干措施》和《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实施方案》,将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释放科技创新平台的创新动能。他表示,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是“原始性创新源头之一”,在科技创新成为我国发展新引擎的形势下,实验室之间的学术交流是促进创新平台科技创新、提升学术氛围的重要途径。他倡导鼓励学科领域关联性强的部科技创新平台共建创新平台联盟学术交流机制,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平台在服务自然资源主责主业中的创新引领作用。
(许强致辞)
作为科技界的全国政协委员,许强副校长分享了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医药卫生界、教育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他表示,各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要切实增强推动科技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作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许强介绍了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部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重要科技平台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自然资源管理实践的基本情况。他提到,学校当前紧抓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建设机遇,提升现有国家、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平台内涵建设水平,完善重点实验室管理体制,积极构建“国家—部省—学校”多层次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他希望通过本次交流会加强地质矿产及地质灾害领域实验室最新科技成果的开放交流,促进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和软实力提升。
25日上午的大会主旨报告由马岩副院长主持。相关实验室就最新科技创新成果、支撑服务国家和地方主责主业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大会主旨报告。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构造成矿成藏”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地球物理电磁法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分别作了大会主旨报告。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航空地球物理与遥感地质”重点实验室、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分别作了大会主旨报告。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金矿成矿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稀土稀有稀散矿产”重点实验室、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页岩气资源勘查”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分别作了大会主旨报告。
25日下午的研讨会由张辉旭处长主持,大会围绕主题,就创新平台前沿热点科学问题、科学研究、实验技术、管理创新等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交流讨论,与会人员会后还参观了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集体合影)
与会人员纷纷对成都理工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表达了充分肯定和赞许。
自然资源部科技司、自然资源部平台办、四川省自然资源厅、陕西省自然资源厅、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等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也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会。(王顺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