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江经济带 > 一羽谈

风雨沙家浜

2017-01-13 15:52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这经久传唱不衰的歌曲,不由得让你的思绪缓缓地飘向那久远的烽火年代,遥想着当年“江抗”的革命经典史诗,一种铿锵激昂的情感在心底涌动、燃烧,——沙家浜的名字在岁月中升腾,在历史长河中日久弥新。

沙家浜因同名京剧《沙家浜》把抗日烽火年代发生在这里的英雄事迹搬上舞台而而家喻户晓,也因常熟历史文化名城而蜚声中外。极具江南水乡风光特色的阳澄湖畔,秀丽明媚,芦苇葱郁,绿野遍布。掀起绿色的幔帘,你会发现这里深藏着一段红色的记忆---1939年5月,叶飞率领新四军六团以“江抗”名义东进江南,在阳澄湖畔与沙家浜抗日武装胜利会师,依靠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持,利用阳澄湖地区万亩芦苇荡作为天然屏障,开展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开辟了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1939年9月,“江抗”奉命西移,在沙家浜留下了以刘飞、夏光为首的36位伤病员,以芦苇荡绿色帐蔓为掩护,依靠地方党组织和无数“阿庆嫂”、“沙奶奶”式的沙家浜人民群众,与日伪匪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撒下了一粒粒对敌斗争的芦荡火种,谱写了一曲曲军民鱼水情深的赞歌,。

解放后,根据此斗争历史编写的沪剧《芦荡火种》在上海公演之后,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情赞扬。后来,按照当时的政治需要,沪剧《芦荡火种》改编成为京剧《沙家浜》。他们代表着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和英雄主义,他们体内积蓄着充沛的革命激情与红色理想。继北京公演后,《沙家浜》又在全国进行巡回演出,所到之处,观者如云,好评如潮。1970年,《沙家浜》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沙家浜》也随之从城市走向农村,《沙家浜》成为全国亿万观众一道丰盛的精神食粮。倏忽之间,文革的风云早已随风而去了三十多年。在时光的长河中,历史成了故事,故事又演绎成了神话。《沙家浜》以其独特的魅力重新获得了认可,并一直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在各种传播手段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沙家浜》的概念早已不只是局限于舞台剧和京剧电影了,它的故事在小说中得到重写,人物在电视剧中被加以重新塑造,沙家浜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朝圣者……

沙家浜是阳澄湖边常熟市的一个小镇,位于常熟市东南隅,与昆山市、相城区交界。沙家浜原名并不叫沙家浜,而是叫横泾,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名为芦荡乡,这大概和早期的沪剧《芦荡火种》有关。由于京剧《沙家浜》的走红,于九十年代初,芦荡乡正式更名为沙家浜镇,从此名闻天下。如今的沙家浜,已成为革命纪念地和旅游胜地,为了教育后人,当地政府专门修复了“春来茶馆”、保留了千余亩的“芦苇荡”,让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永远铭记那令人难忘的烽火岁月。沙家浜浓厚的历史积淀和现代斗争史,是一首传唱不衰的歌谣;沙家浜绿色自然生态和今日的水乡巨变,是一壶百饮不厌的茗茶,她等待着你的到来和细细地品味。沙家浜是水做的,沙家浜的美,就在于一个字:水。沙家浜的水,是有戏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毛主席看了《芦荡火种》后,幽默地说:“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再说,那时抗日斗争形势已不是火种,而是火焰了嘛……戏是好的,剧名就叫‘沙家浜’,故事都发生在这里。”于是,毛主席一锤定音,剧名改为“沙家浜”,一演而名闻全国。沙家浜,这个红遍大江南北的名字,在人们心中,业已成为特定时期的一段不朽的记忆。

沙家浜的水,是五彩的。这五彩映衬着芦苇,随着四季而变换着色彩。春天里,春风吹绿一湖水;盛夏时,鱼虾划出满湖波;秋风起,水波荡起海欧白;冬天里,芦花飞做雪花扬。坐在当地船工划的小船穿梭在芦苇荡里,密密芦苇无边无际,忽而水道弯弯,幽深逼仄,无路可寻;忽而柳暗花明疑水尽,又见烟波浩渺之壮阔,真是块神秘莫测之地。

“万顷碧波水连天”,阳澄湖的水吸纳了几千年的灵气,充满了母性的关爱和慈祥,孕育着这方红色沃土,也孕育着湖内大大小小的生灵。桂鱼、甲鱼、白鱼、鳗鱼、清水虾、大闸蟹为“湖中六宝”。但是最诱人的,还是被称为“蟹中之王”的阳澄湖清水大闸蟹,得天独厚的阳澄湖水域养殖的大闸蟹,如今早已名扬四海。

沙家浜,每天都要迎来送往着纷至沓来的宾客。稼樯新禾的古镇,浩瀚苍茫的苇荡,变幻迷离的碧水,眼前的一切,都在涤荡你的胸襟,使你豁然开朗,心旷神怡 。由芦苇荡风景区、沿湖休闲度假区、历史文化游览区、集镇旅游购物区、运动休闲度假区组成的沙家浜景区,以红色经典为内涵,江南水乡田园风光为特色,并融自然生态、水乡民俗风情于一体,历经多次改造,荣获国家五A景区,旅游、休闲、探访红色遗迹、领略芦荡风情,再现了“水市千家聚,商渔自结邻”与“万顷碧波水连天”的盛景。

沙家浜的水,是鲜活的。沙家浜的水,流不尽,沙家浜的路,走不完。历经日月磨砺,芦花岸柳,依然茂盛;橹声帆影,依然灵动;水天一色,依然迷蒙。水道弯弯,芦苇青翠,微风习习……

春天,当大地褪去厚厚的冬装,满目生机地拥抱春阳时,沉睡了许久的苇根便也开始发芽了。一个个在晨风中,争先恐后地探出了脑袋,节节升高的苇秆,犹如刺向苍穹的一把把剑戟。原本紧紧包裹在一起的苇叶,仿佛被一阵风唤醒了似的,在阳光的抚摸下,柔柔地散开了。满目葱绿。微风拂过,碧绿的苇叶惬意地抖索着身子,阳光此刻也凑趣似的在叶片上闪着炫目的光点。一棵棵芦苇像极了一支支横笛,和着风儿的节拍,奏起了春之舞曲。

夏天来临时,芦苇迷宫里,纵横交错、茂密、幽深、辽阔,泛舟游弋在芦苇丛,鸟儿婉鸣,湖水淙淙,芦香阵阵。湖边杨柳依依,竹林苍翠,绿荫蔽日,隐湖桥、涵芬阁、问渔亭点缀着今日的沙家浜。一派“湖深山影碧,天净月光空。”,给人予无限的遐想。随着声声蝉鸣,驾一叶扁舟穿梭在浓密的芦苇荡里,风轻拂着湖面,飒飒的风声和清脆的蝉鸣,一种世外桃源的宁静之美油然而生。“呱——呱——”阵阵蛙鸣声此起彼落,真可谓是“要找人,稻海深处;一步步,踏停蛙鼓。”

秋天的沙家浜是最迷人的,好一派“水天一色孤鸿影,云海连波蜃市光。”!将记忆的镜头延伸至历史的深处,呈现你眼前的千古风流才俊唐寅,时常偕好友沈启南来沙家浜许鉴(字秋江)处游玩。一日,许、唐、沈等人同乘一条船,剥蟹举觞,吟诗唱酬游于语濂泾马惊湖一带。当时的沙家浜水网交叉,河湖宽阔,鹧鸪鸬鹚不时掠过水面,翻腾翱翔,水天一色,自然景色要比现在美丽壮观。唐伯虎看到如此的美景秀色,灵机乍显,联想到设酒相待的主人叫“秋江”,肚中随即构成了一幅“秋江图”的腹稿,并吟诗一首:“秋容淡荡满晴江,鹧鸪鸬鹚锦翼双,红蓼滩头黄叶下,炼诗人正倚船窗。”这首写景诗不单描写了秋景野趣,更点到了人物。确实是首传诵不衰的经典之作!沙家浜金秋的黄昏更加是美到了极致,阳澄湖湖面正应了诗人袁枚的“玻璃万顷泛舟入,俯览一碧磨青铜”的生动描绘。

冬日里,芦苇枯了。枯竖的芦苇,不卑不亢,威风群立,任冬酷寒,重生的意念在土壤暗暗植根。风吹不倒,雨淋不屈,霜降痛忍,雪飘曼舞。是重生的意志,灌溉了枯萎的经脉。是永恒的精神,输入了枯黄的芦叶。芦苇枯了,迎风轻柔地飘了,飘柔的音符是那千古的绝唱,吟唱那晚景的生命变奏。待等春来时,萌发的新绿会迎风吟唱新生命的赞歌。   

如果你有空闲,请你来到沙家浜,在“春来茶馆” 倚窗而座,品茗赏戏,重温那个年代的抗争诗篇;让你摇动扁舟,穿梭在湖中的碧波上,芦苇的绿丛中,感受阡陌苇香里传诵着的红色传奇;与你倘佯在苇丛绵延的芦荡边,一起感受那硝烟弥漫的蹉跎岁月…….

沙家浜是诗,晴亦如诗,雨亦如诗。沙家浜是画,天亦如画,水亦如画。沙家浜沉思在岁月的年轮里,红色的歌谣在不经意间已经传得很远、很远。沙家浜人拨动岁月的琴弦,快乐地喷薄奔涌,带着年轮的韵曲流淌过四季。沙家浜,一个不朽的名字,永远传颂着英雄的传说,撒播着芦荡的星火……

(作者:袁羽钧,笔名:一羽、江南一羽 作者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责编:肖睿】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